威平县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亦作亦思法杭、伊思把罕。即今伊朗伊思法罕。《明史·西域传》:亦思弗罕“地近俺的干。永乐十四年使俺都淮、撒马儿罕者道经其地,赐其酋文绮诸物”。
西夏置,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宋史·夏国传》: “元昊置十二监军司: 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被史思明战败,“子仪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北魏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后废。
在今四川美姑县境,为金沙江支流。《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宣统元年 (1909) 用兵凉山,“西南由美姑河至雷波,辟雷宁通道四百余里,驻兵守护,以通商旅”。金沙江支流。在四川省南部。源于美姑县西北阿米
东晋明帝司马绍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鸡笼山南麓。《元和志》 卷25上元县: 明帝绍武平陵 “在县北六里鸡笼山”。
①隋大业八年(612)置,为辽西郡治。治所在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唐武德元年(618)改为燕州治。六年(623)寄治幽州城(今北京城西南)。开元二十五年(737),移治幽州北桃谷山(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
又名迎恩桥、大安桥。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门外府河上。《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楼慰谕之,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髧发罗拜”。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唐光启三年(887年
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南哈拉布拉克乡。清光绪《新疆四道志》:乌什“卡拉布拉卡,在城西四百四十里”。
①又作黄泽岭。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光化三年 (900),朱全忠击刘仁恭,刘仁恭 “求援于河东,李克用遣周德威将五千骑出黄泽,攻邢、洺以救之”。胡三省注: “黄泽关,在辽州辽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