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川郡
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媚川郡,“ 《通略》 开宝五年载: 初刘在广南置媚川郡, 令人入海采珠,溺死者众,诏废之。今合浦县尚有媚川馆”。
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媚川郡,“ 《通略》 开宝五年载: 初刘在广南置媚川郡, 令人入海采珠,溺死者众,诏废之。今合浦县尚有媚川馆”。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南十里。南宋陆游《入蜀记》:“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 竹桥石磴,甚有幽趣。有静练、洗心二亭, 下临江, 山颇疏豁。”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南。南宋陆游曾游此,《入蜀记》:甘泉寺竹桥石磴,甚有
唐天宝元年(742)改廮陶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北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人口72.4万
1925年析五原县西境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强油房 (今内蒙古临河市)。1928年属绥远省。1929年改为临河县。1925年由五原县析置,治强油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929年升县,隶绥远
即今广西西南左江上游明江河。《明一统志》卷85思明府: 明江 “源出十万山。流绕府治南,又北流一百八十里入龙州龙江”。左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源自上思县和防城港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自东转北再
即今云南腾冲、梁河、盈江县境之大盈江。元代称阿禾江。《元书·寰宇志》:“镇西路,蛮曰干额,有阿昔江, 自腾冲来,下流合阿禾江,南至缅入海。”
清雍正五年(1727)改五开卫置,为黎平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1914年移治锦屏乡,改为锦屏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五年(1727年,一说三年)改五开卫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为黎平府治。1913年废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惠州路置,后属广东布政司。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万历六年 (1578) 后府与县分治,归
亦作布伦楚河。指今四川、西藏境内金沙江中游。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金沙江“又东南入喀木境,始名布伦楚必拉也”。
在今湖北房县东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山水险阻,有黄金、子午、马聪、建鼓之阻。” 《元和志》 卷21房陵县: 建鼓山“在县南一百十三里,与马鬃山连接,二山并高峻,冬夏积雪”。《寰宇记》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封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村)。辖境相当今广西浦北县及灵山县部分地。贞观十年 (636) 废。②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