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民镇

安民镇

①金置,属徐州。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

②明置,属归善县。即今广东紫金县。隆庆三年(1569)于此置永安县,1914年改名紫金县。


(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紫金县境。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治此。(2)今镇名。(1)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安,人口 1900。以境内安民山得名。1961年从浪头公社析置安民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镇。主产稻、玉米等。有服装、拖拉机配件等厂。丹大铁路和201国道、浪头公路经此。(2)在辽宁省西丰县东部。面积176.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民,人口760。原名邓家堡子,1948年改为安民,意为“国泰民安”之意。1956年设安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所产人参、柞蚕、鹿茸著名。有水泥、缫丝、白灰等厂。开丰铁路、开辽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蓼水

    即古之共水。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里恭水涧。《水经·河水注》: “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注于河。”

  • 乾壕镇

    北宋置,属陕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元丰九域志》 卷3: 陕州陕县有乾壕镇。

  • 别失八里城

    别失八里,又作别石巴、鳖思马、别十八里、别石八里、别失拔里、别失八剌哈思。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突厥语意即“五城”。唐为庭州及北庭都护府治,蒙古宪宗时置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元置别失八里

  • 沙口墟

    即今广东英德市北沙口镇。粤汉铁路经此。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英德县北有沙口墟汛。

  • 萆山

    即抱犊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寰宇记》 卷61获鹿县: “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遂呼为萆山。” 《金史· 地理志》: 获鹿县 “有萆山”。

  • 新安村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东部永安县附近。《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太原府: 新安村“在府西南。《典略》云: 梁杨膘等讨李贲,贲奔僚中,寻渡武平江、据新安村”。

  • 宁东设治局

    1938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次年属西康省。1952年改设喜德县。1955年属四川省。1938年由越嶲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喜德县东南米市。原属四川省,1938年划归西康省。195

  • 沿河祐溪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明洪武七年 (1374) 改置沿河祐溪长官司。

  • 黄角井

    又名四望关。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五通桥。《清一统志·嘉定府二》: 黄角井 “在乐山县东南四十里。旧名四望关。盐捕通判驻此”。

  • 红岩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因“山色正赤”,故名。《元史·速哥传》:至元十二年(1275)攻嘉定,“行枢密院副使忽敦等军至,与也速带儿会于红岩”。即此。为往来通道。产盐,清设盐场置关, 民国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