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川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宕川县:“因泸宕水名之。” 乾封三年 (668) 属牢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析南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境。属牢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南流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宕川县:“因泸宕水名之。” 乾封三年 (668) 属牢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析南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境。属牢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南流县。
是中国东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明、清时代,中国渔民就住岛生产,修建房屋庙宇。清初建有“大王庙”,毁后又建“天后宫”。岛的东北侧有中国渔民所建渔村和清同治年间的坟墓一百三十余座。东沙岛是著名的海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26长乐县: 钟门山 “在二十都,隔大海中。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潮落或见之者,故名其山云”。《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御国山”条: 钟门山 “在
明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有 “费儿忽” 站。
①古地区名。指今江浙一带。《后汉书·蔡邕传》:“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文选》第29曹丕《杂诗》:“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48:“吴本秦会稽郡,后汉分为吴、会稽二郡。后世指两
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马占山“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一十里。
①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夏集乡。清光绪《凤台县志》卷1:双桥集“距县四十里”。②即今安徽寿县西南双桥镇。1912年《安徽省全图》:寿县西有双桥集。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又东有势江。” 《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势江 “在恭城县东四十里。源出仲家瑶洞中,流合乐川”。
亦名萨木配林寺、中厢城桑披寺。清康熙八年 (1669) 建,在今四川乡城县西南。系里塘安抚司境内较大剌嘛教寺院。《清史稿·锡良传》: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赵尔丰讨理瑭土司,进攻桑披寺,“尔丰以
1931年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同年改设全宁县。1931年由翁牛特左旗析置,治乌丹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同年升全宁县,隶热河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