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盖洞
即今浙江常山县西南球川镇白鸽洞。《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宝盖洞 “在县西五十五里球川之上。正德七年以姚源盗起,置戍于此”。
即今浙江常山县西南球川镇白鸽洞。《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宝盖洞 “在县西五十五里球川之上。正德七年以姚源盗起,置戍于此”。
北宋太平兴国初以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县置,属郴州。治所即今湖南宜章县。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省。属郴州市。面积 2086 平方千米。人
即大加纳。今台湾省台北市的旧称。又作大加蚋、大佳腊、大嘉腊。今台湾省台北市的原始名称,系土著平埔族语的音译,意即“平坦浸水之地”。大致包括今台北市区的大部以及内湖区的平原地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故城内。《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阆苑 “唐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其后以明皇讳隆基,改谓之阆苑”。
又名木渠。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水经·沔水注》:“沔水又南得木里水会。楚时于宜城东穿渠上口,去城三里。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引蛮水灌田,谓之木里沟。径宜城东而东北入于沔。谓之木里水。”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东
在今安徽歙县东南,街源河入新安江口,东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 《新安志》 卷3歙县 《镇寨》: “街口镇在南百里。” 明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1.6万。因地处街源河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寰宇记》 卷5河南府缑氏县: “钩鏁垒,在今县北七里。按 《宋书》 武帝西征,营军于柏谷坞西,即此垒也。有三垒相连如锁,故名。” 北周曾移缑氏县治此。
在今湖北麻城市北,为举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76黄州府黄冈县: 高岸河 “在府西北。自河南光山县发源,南流至麻城县东南入长河,注于大江”。
①北魏孝昌初置,属司州。治所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东魏天平初为阳州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 (618)复置,唐武德
在今越南北部河北省谅江县境。《明史·安南传》:永乐四年(1406),广西右副将军黄中等,“护(陈)天平入鸡陵关,将至芹站,(胡)伏兵邀杀天平,中等败还”。《方舆纪要》卷
十六国后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晋书·吕光载记》:东晋隆安元年(397)郭黁叛,“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与(吕)纂共击黁军,破之”。又《沮渠蒙逊载记》:段业神玺二年(398),“业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