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盖镇

宝盖镇

北宋置,属昌元县。即今四川荣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17荣昌县: “今荣昌,乃古宝盖镇。”


(1)在福建省石狮市中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塘边,人口 2300。1993年置镇,以境内宝盖山取名。产甘薯、稻、蔬菜。有服装、鞋、食品、电子、化工、小五金、纺织、塑料等厂。有公路接围禾公路。名胜有宝盖山风景区。(2)在湖南省衡南县东部。面积176.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宝盖楼,人口 1400。宋末,江西泰和县廖汉依,曾任衡州府台,为处理与耒阳的民事纠纷,前往新事街巡访,路经此地,深感此地景色怡人,便让其后代筑宅定居,后值兵革之乱,廖氏为了保家,在金盆塘兴建了一栋七层楼房,名叫保家楼,后为宝盖楼。1949年10月解放后,乡政府设在宝盖楼,故名宝盖乡。1952年为衡南县六区;1956年撤区并乡,与散市、福全、太益、黄田、车陂、双江乡合并,仍称宝盖乡。1961年调整行政区划,析出原宝盖乡域立一社,后称宝盖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稻、茶叶、油茶、油菜籽、葵扇,无核西瓜和蜜橘享有盛名。按宝公路支线贯穿全境。


猜你喜欢

  • 闾河口镇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唐曾置闾川县于此。

  • 棐林

    又作棐。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二十五里。《春秋》: 宣公元年 (前608),“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杜注: “郑地。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古邑名。又作棐、斐。春秋郑邑。在

  • 双屿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系明中叶贸易商港。《明史·朱纨传》:“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据宁波之双屿,为之主司。”即此。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港为朱纨捣毁。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 乾溪 (谿)

    春秋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左传》: 昭公六年 (前536),楚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溪”。十二年 (前530),“楚使荡侯等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 美稷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为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纳林乡古城。《后汉书·南匈奴传》: 光武 “诏 (南) 单于徙西河美稷,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为设官府,从事、椽史……自后以

  • 玄武池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肆舟师”。《文选·魏都赋》:“苑以玄武。”李善注:“玄武苑,在邺城西,苑中有鱼梁、钓台、竹园、蒲陶诸果

  • 大庄市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东南大庄镇。明嘉靖《清苑县志》卷2有大庄市。

  • 宜川县

    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鄚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东南。后复为唐兴县。(1)古县名。五代晋改唐兴县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东南。属鄚州。寻复改唐兴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中部偏北,东隔黄河与山西省

  • 石塘岭关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五十里。《明史·地理志》密云县:“有石塘岭、墙子岭等关。”《清一统志·顺天府四》:石塘岭关“有城,周二里有奇,旧设参将。本朝改设石塘路都司,今改守备。《县志》:石塘岭关东自陈家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