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崂山

崂山

即劳山。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南史·明僧绍传》: 僧绍 “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即此。


(1)山名。(1)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临崂山湾、黄海北岸。古称劳山、牢山,唐、元时名辅唐山和鳌山。崂山之名最早见于《南史》。《大清一统志》:“劳劳,广阔。”此山取其阔而名之。分北、中、南三段,海拔500米左右。主峰巨峰,又名崂顶,海拔1132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东、南两面濒海,气候宜人。山、海、林、泉兼胜,自然风光优美。有巨峰、北九水、明霞洞、龙潭瀑布等著名自然景点。宋、元以来,成为道教名山。现存有太清宫、上清宫等道教寺庙,多吟咏题刻。所产花岗石为优良建筑石材。崂山矿泉水享誉中外。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2)在陕西省北部,跨延安市和甘泉县、富县等地。古称劳山,后写作今名。亦作山。为白于山向东南延伸部分,与黄龙山相接。大部海拔1200~1400米,最高点大墩梁,海拔1463米。山体基底为砂页岩,夹有煤层和油页岩,上覆厚层黄土。多为长条状丘陵(黄土墚),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北洛河和延河的分水岭。(2)集镇名。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东临黄海。属崖头镇。人口1920。原崂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以境内崂山得名。崂山河源于本镇,东流入海。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有海上捕捞、海水养殖和滩涂养殖等业,盛产海带、蛤、蛏等。有标准件、船舶灯具、合线、电镀等厂。南石公路纵贯镇境腹地。

崂山九水靛缸湾


猜你喜欢

  • 博腊砦

    宋置,属阳江县。在今广东阳江市或阳东、阳西二县境。后废。

  • 显武县

    ①隋大业五年 (609) 置,属鄯善郡。治所在今新疆若羌县附近地。隋末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析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神龙元年 (705) 改为兴圣县。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

  • 汶港栅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北文殊河畔。《新唐书·李愬传》:元和十二年(817),“入白狗、汶港栅”。即此。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攻淮西,遣兵“下白狗、汶港二栅”,即此。

  • 长山八岛行政区

    1928年由蓬莱县析出设置,隶山东省及海军部。治南长山岛。辖今山东庙岛群岛诸岛屿。1939年4月为日军侵占,设长山八岛专员办事处,隶烟台市。1945年当地解放后成立长山岛特区,治连城村(今山东长岛县驻

  • 合懒路

    一作曷懒路。又称海兰路。金置,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五里古城。一说在咸镜北道吉州。辖境相当今长白山以东,吉林图们江流域以南,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地。元改为合兰府。即“曷懒路”。

  • 宁阳县

    ①东汉改宁阳侯国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西晋废。②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龚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以在宁山之阳而得名。蒙古至元二年(1265)省入嵫阳县。大德元年

  • 牛皮关

    唐置,在今山西大同县北牛皮岭下。《新唐书·地理志》:云州东有牛皮关。唐置。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牛皮岭下。《新唐书·地理志》:云州,“城东有牛皮关”,即此。

  • 七女池

    在今陕西城固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又东径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七星,高十余丈,周回数亩。元嘉六年,大水破坟,坟崩出铜不可称计。得一砖刻云,项氏伯无子,七女造墩,世人疑是项伯冢。水北有七女池。”

  • 香水溪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卷8: “香水溪在吴故宫中,俗云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妝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 《明一统志》 卷8苏州府: 香水溪 “在府城西二十七里。源自光福塘

  • 天生桥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城西十里胭脂河上。《清一统志·江宁府》 引《江南通志》称:天生桥“高十二丈。明洪武十年,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河,因石势而成,故名”。②在今贵州安顺市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