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今四川剑阁以南至云贵高原。以在剑阁之南而名。《周书·文帝下》: 西魏废帝二年 (553)三月,“遣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率众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八月,克成都,剑南平”。唐贞观初设剑南道,开元初设剑
①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②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永和县为镇,属安阳县。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旧为开平县治。《清一统志·肇庆府》:开平屯“今开平县治。……(万历)二年废堡,改城长居都之苍步村为开平屯,置万户官兵屯守……至戊子年始置县,以开平屯为治”。1952年开平县移
元改路程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明废。元以宋邕州右江道路程羁縻州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北潞城。属来安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废入利州。
明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明史·地理志》 彭水县:“东南有天池关。”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彭水县:天池关,“《县志》:县城东二百里,与酉阳接壤”。
指今长江镇江市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发兵三千大阅于江北,韩滉“亦发舟师三千曜武于京江以应之”。胡三省注曰: “大江径京口城北,谓之京江。”
又作六凉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因水患,永乐六年(1408)迁治今陆良县城。清康熙七年(1668)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 雷公洞 “天色阴晦,则其中隐隐有如雷。两壁峻立,形如佛像”。在湖南省凤凰县西北部,高久山东麓。为石灰岩溶洞。因雷雨时洞中有雷声回响,村人以为神,故名。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太平沟乡。产金。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5:“太平沟金矿。此矿隶于观音山厂,距萝北县治六十五里,距观音山一百四五十里。现已开者凡八处。”
北宋置,属醴泉县。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里甘河北岸。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甘河北岸。属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