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公溪
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黄连溪”条下:“巴公溪亦在卫南。其源一出药山,一出城南三十里鼓楼山,合于翠涛山,下至城南二里入清江。”
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黄连溪”条下:“巴公溪亦在卫南。其源一出药山,一出城南三十里鼓楼山,合于翠涛山,下至城南二里入清江。”
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明史·猛如虎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明监军万元吉“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而伏兵旁塞玉蟾寺”。即此。
亦作寿阳坪。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唐为受阳县治。《清一统志 ·郧阳府》: 受阳废县,“ 《旧志》: 受阳坪在保康县西南。明成化中,官军讨郧阳贼 (指刘通义军),逼房县西山,贼惧欲走受阳,都御史
金贞祐四年 (1216) 升定西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元初移治安西县 (今定西县),至元三年 (1266)省县入州,属巩昌路。至正十二年 (1352) 改为安定州
南宋嘉泰中置,属奉化县,置监官。在今浙江奉化县东南六十里鲒埼乡。以鲒埼山名。元改设巡司。至元十三年 (1276) 废。明初复置,洪熙初废。
在今陕西志丹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唐毛山”条下:石楼台山“以山岩层叠而名”。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增田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曾田寨 “在乐安县南十五里。宋置巡司于此”。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四十五里长龙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碧城镇南。《方舆纪要》卷114罗次县:九戍山“在县(今碧城镇)南五里。以九峰高起而名。一名九涌山”。
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公四十九年(前406),“伐卫,取毋丘”。《索隐》:“毋音贯,古国名,卫之邑。今作‘毋’者,字残缺耳。”应即古之贯国。
①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注入嫩江处之月亮泡。《辽史·圣宗纪》: 太平二年 (1022) “二月辛丑朔,驻跸鱼儿泺”。五年 (1025) 三月 “如长春河鱼儿泺,其水一夕有声如雷,越沙冈四十里,别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