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宴亭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清一统志·武昌府二》:广宴亭“在武昌县西樊山。唐广德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舍,元结验之图记,以为故孙吴游宴地,乃谕县令马珦建亭,名曰广宴。结为之记”。
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唐广德中筑,元吉有《广宴亭记》。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清一统志·武昌府二》:广宴亭“在武昌县西樊山。唐广德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舍,元结验之图记,以为故孙吴游宴地,乃谕县令马珦建亭,名曰广宴。结为之记”。
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唐广德中筑,元吉有《广宴亭记》。
亦作惹龙关。明置,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卧龙镇西南。清乾隆 “金川之役” 以后,设千总驻防。卧龙镇以西以北以南地区为卧龙大熊猫等综合保护区。
金承安二年 (1197) 升孩儿馆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初废。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属惠州。为惠州治。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旧为瑶族出没处。《方舆纪要》卷107永安州:隆庆六年(1572)“官兵分道进讨,三峒兵克古西岩口、木鱼、青靛诸巢”。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北,为明时瑶族出没处。隆庆六年(157
①即高梁河。在今北京市西北。金称皂河。《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高梁河“上有高梁桥,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桥,为金将胡沙虎所败”。②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一》:皂河“源出港头
1946年豫皖苏边区改界首集置,治所即今安徽界首市。1948年改为界首市。旧县名。1953年由界首市改置。1959年撤销,与太和县合并改设首太县。1961年恢复界首县。1989年撤销,改设界首市。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张家山”条下:丑陀山“高峻。有蛮砦”。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都昌县:圣驾墩“在县治西三里。明太祖征陈友谅,驻跸于此,军士筑土为墩, 一夕而成,因名”。
北宋置,属绵谷县。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镇。在四川省旺苍县西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嘉川,人口2500。南北朝时即以处东河冲积坝地势平缓、环境美好称嘉川,1950年为嘉川乡,
即白狗栅。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
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八十一里断杉镇。清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