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埽
今河南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为宋代黄河险工段。《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五年(1082)十月,“提举汴河堤岸司言:‘洛口广武埽大河水涨,塌岸,坏下牐斗门,万一入汴,人力无以支梧。密迩都城,可不深虑。’诏都水监官速往护之”。指此。
古水利工程名。即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宋代黄河险工段。
今河南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为宋代黄河险工段。《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五年(1082)十月,“提举汴河堤岸司言:‘洛口广武埽大河水涨,塌岸,坏下牐斗门,万一入汴,人力无以支梧。密迩都城,可不深虑。’诏都水监官速往护之”。指此。
古水利工程名。即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宋代黄河险工段。
亦名郑家店。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七十里沅水南岸。明置马驿于此。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改置巡司。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藏书镇 (善人桥)。明嘉靖 《吴县志》 卷4: 县西有善人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西有善人桥市。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吴县西有 “善人桥镇”。
即铁。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铁丘。《旧五代史·少帝纪》: 后晋开运二年 (945) 二月,“丙戌,幸铁丘阅马”。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铁丘村东。《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年):晋、郑战于此。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元和志》卷30大乡县:“齐右城,在县(治今永顺县东南志司城)东二百一十二里。秦时武安君所筑。”
即内蒙古昭乌达盟扎鲁特左翼旗。
在今新疆泽普县境。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1: “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渟为洗泊 (在叶尔羌城东南七十里)。水草之交,卢奴所潴,是为黑水。故回人称曰喀喇乌苏。” 《清一统志·叶尔羌》: 喀喇水“在叶尔羌城
为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道路之一。西汉开。自四川宜宾市南行,经高县、筠连入云南,东行经镇雄至贵州毕节。《汉书·武帝纪》: 元光五年(前130),“夏,发巴蜀治南夷道”,沿途设置邮亭。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金置,属宁津县。在今山东宁津县地。
明筑,属兴武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东七十里磁窑堡镇。《方舆纪要》 卷62兴武所: 磁窑寨 “在所西。成化九年抚臣马文升议筑堡于此,以接灵州边界。从之。因置寨屯守”。
①北宋庆历三年(1043)改怀远城置,属德顺军。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偏城附近。《宋史·地理志》 德顺军:怀远砦“东至镇戎砦六十里,西至得胜寨三十里,南至张义堡四十里,北至镇羌砦二十七里”。金以后废。②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