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廉州

廉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正定、栾城三市县交界地区。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南部及晋州、无极、束鹿等市县地。贞观元年 (627)废。

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越州置,治所在合浦县(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元和志阙卷逸文》 卷3:廉州 “取大廉洞以为名”。天宝元年 (742) 改为合浦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廉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浦北二县及北海市地。北宋太平兴国八年 (983)废。咸平元年 (998) 复置。移治今合浦县。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为廉州路。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廉州府,七年 (1374) 降为廉州,十四年 (1381)复为廉州府。


(1)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以巨鹿郡置廉州,治藁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贞观元年(627年)废。(2)唐贞观八年改越州置,治合浦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北宋开宝间移治今合浦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北海二县市。天宝元年(742年)改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廉州。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废,咸平元年(998年)复置。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廉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廉州府,旋又改州。十四年仍改廉州府。


猜你喜欢

  • 沱口

    一作沲口。又称驼口镇。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沱沟。《旧唐书· 宪宗纪》: 元和十二年 (817)十月,“裴度往沲口观板筑五沟”。《资治通鉴》 作沱口。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沱沟。《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

  • 归化郡

    南朝宋置,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东南六十里曾口镇。梁普通六年(525)于郡置曾口县。北魏属巴州。隋开皇三年(583)废。(1)南朝宋末置,治今四川省巴中市东南曾江镇。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 曹国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陶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此。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春秋》: 哀公八年 (前487),“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②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

  • 莎车直隶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叶尔羌汉城 (今新疆莎车县)。十年 (1884)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改为莎车府。

  • 木兰山

    ①在今福建莆田市南七里。《清一统志·兴化府》“华胥山”条:横山“相近有木兰山,下为木兰溪”。②在今湖北黄陂县北。《寰宇记》卷131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

  • 雷番山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方舆纪要》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雷番山在 “府西三百八十里。隋史万岁征西南彝时,道经此。山中草有毒,经过头畜必笼其口,行人亦必缄默,若或高声,虽冬月必有雷霆之应”。县以此名。

  • 勇克山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曲靖府》: 勇克山 “在寻甸州西八里。夏有积雪,又呼为雪山。下有泉流,为倘俸溪”。

  • 古楼埠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古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东北有古楼埠。

  • 静海县

    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 (1023) 为崇州治。明道二年 (1033) 复为通州治。元至元十五年 (1278) 为通州路治,后复为通州治。明洪武初

  • 九尺铺

    即今四川彭州市东九尺镇。清光绪《彭县志》卷2:九尺铺“在南街仁凤里,距县东二十里,东南距濛阳场、竹瓦街俱二十里。雍正中设。由场东北出二里为新九尺铺,南出二里为老街子,今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