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伶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坝子南缘。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 (303) 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宋为晋宁郡治。梁末废。
古县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置,治今云南省晋宁县一带。属益州郡。三国蜀、晋属建宁郡。南朝宋、齐为晋宁郡治。梁末废。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坝子南缘。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 (303) 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宋为晋宁郡治。梁末废。
古县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置,治今云南省晋宁县一带。属益州郡。三国蜀、晋属建宁郡。南朝宋、齐为晋宁郡治。梁末废。
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嘉荫河滨。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3:观都金矿“所管区域有太平沟、都鲁河、木头垛、河烧营、班别夫、大度川、上粮台、桦皮川、沁河口等九处”。
唐武德四年 (621) 平萧铣置,治所在阳春县 (今广东阳春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陵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春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1)唐武德
唐称涑沫江或粟末水,辽、金时称宋瓦江、混同江,明始称松花江。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北流至松原市汇合嫩江后折向东流,经黑龙江省南部至同江市注入黑龙江。《明一统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地处京山、安陆、应城三县市邻界地区。1939年 6月,中共鄂中区党委会在此召开,决定整编豫南、鄂中抗日武装力量,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
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 建,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唐宋之问有 《游称心寺》 诗。梁大同三年(537年)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
在今江西崇仁县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崇仁县: 黄洲桥 “在县治东南。宋嘉祐中,建浮梁,名正政桥,后易曰巨济。淳祐中,改创石桥,计九墩,长数十丈。咸淳间,文天祥改名曰黄洲桥。自元及明朝屡经葺
在今山东聊城市城西南隅。《清一统志·东昌府一》:东昌卫,“明置指挥使。本朝设守备及领运千总”。
在今浙江永康市南。《清一统志·金华府一》:石鳖潭“在永康县南五里。昔有人入山经此,遇一大龟,束之归,龟便能言曰:游不良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载上吴王,王命煮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诸葛恪命燃老桑,煮之
俗称桃虢川。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资治通鉴》: 唐广德二年 (764),“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连月不克,上命李抱玉讨之。贼帅高玉最强,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袭之于桃虢川,大破
在今四川泸州市旧城外长江边。《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泸江亭 “在江皋,宾饯之地也”。《永乐大典》 2218 《泸州志》 引 《江阳谱》: 泸江亭“在泸州通海门外五十步,为过客舣船迎饯之地。乾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