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山
又名弋山、光山、浮光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八十里。《后汉书·郅恽传》:郑敬“乃独隐于弋阳山中”。
又名弋山、光山、浮光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八十里。《后汉书·郅恽传》:郑敬“乃独隐于弋阳山中”。
①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境之红碱淖。《明史·鞑靼传》:成化九年(1473)秋,“满都鲁等与孛罗忽并寇韦州,王越侦知敌尽行,其老弱巢红盐池,乃与许宁及游击周玉率轻骑昼夜疾驰至,分薄其营,前后夹击,大破之
津渡名。一名灵昌津。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 总称延津。《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杜注:“陈留酸枣北有延津。”东汉建安五年(200
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六十里。《水经·胶水注》:“元于钦《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齐乘》卷2:胶水出“胶州胶西县西南铁橛山也, 北径密州东北卤山, 古名五弩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即今新疆精河县西大河沿子镇。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三,“至大河沿,此地为一马头,市肆民居颇盛”。
即今福建南平市北房村口。《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房村口在 “府北五十里,与建宁府接界。自建宁而下者,至此为水陆会集之道,傍山临溪,据险而守,足为府境之保障。由此而南,则支径旁通,难于控御矣。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凌云县北有甘里塘墟。
北宋属分宜县。在今江西分宜县北贵山下。《元丰九域志》 卷6袁州: 分宜有 “贵山、石分二镇,贵山一铁务”。《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贵山 “宋雍熙初置贵山铁务,盖以此。后废”。古镇名。在今江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属琅邪国。北魏时移治今临沂县西二十里古城,为琅邪郡治。隋大业初废。②东晋初侨置,属南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附近。南朝宋元嘉
即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杜村。《清一统志·汾州府》“郝同堡”条下:杜村堡“在县西南十五里。周四里”。
西魏置,属龙州。治所在马盘县(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西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置,治马盘县(今四川青川县西南清溪镇)。“以界内马盘山名郡邑”(《太平寰宇记》)。辖境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