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章城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清一统志·黄州府》: 徐平章城 “在广济县西。《县志》: 元末,县人徐兴举贤良,官平章,筑城县西,督兵御红巾”。
元末徐兴筑,在今湖北省武穴市西北。属广济县。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清一统志·黄州府》: 徐平章城 “在广济县西。《县志》: 元末,县人徐兴举贤良,官平章,筑城县西,督兵御红巾”。
元末徐兴筑,在今湖北省武穴市西北。属广济县。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与商州市、蓝田县交界处。《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丹水县: “水出上雒冢领山。” 又上雒县: “ 《禹贡》 雒水出冢领山。”《水经·丹水注》: “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一名高猪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二十里慈化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当阳县东南有慈化寺塘。
北宋庆历三年 (1043)废颍阳县置,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镇。四年 (1044) 复为颍阳县。熙宁二年 (1069) 废县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复为县。金又废县为镇。(1)在河南省登封市西部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向武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正统十一年(1446)迁治今贵港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迁贵县西北谢村镇(今来宾县南五山乡)。清废。明洪武二十八
①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清雍正八年(1730)移罗苛巡司于此,改名西山巡司。②又称西城。唐时于阗国都城。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新唐书·西域传》 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
在今湖南绥宁县东。《方舆纪要》 卷82绥宁县: 蓝溪山 “崇峦叠岭,草木荫翳,涧水萦纡,为蛮瑶出没之所”。
五代方镇名。后汉乾祐元年 (948)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广顺元年 (951)改为彰武军。唐方镇名。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建观察使置,治福州(今福州市)。领福、泉、汀、建四州。辖境
即今四川井研县南千佛镇。光绪《井研县志》卷4:千佛寺场在“县南二十里”。清乾隆间在场南盐井湾设盐课大使。附近有千佛岩摩岩造像。
即今福建建阳市南二十五里徐震溪。《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徐墩溪 “源出顺昌县接界之五峰山,流至此,可通舟楫。亦流合交溪”。
俗称螺蛳门。元末杭州城东门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