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黄州市区南长江滨。北宋苏轼《与朱康叔尺牍》: “已迁居江上临皋亭,甚清旷,风晨月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饮之。” 南宋陆游《入蜀记》: “泊临皋亭,东坡先生所尝寓,与秦少游书所谓门外数步即大江是也
即制江。淛与制同。又名浙江、渐江水。今浙江钱塘江、富春江。上游即源自皖南之新安江。即“渐江水”。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天保砦“在南漳县境。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②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1辰溪县“龙门砦”条下:天保砦“山势危峻。昔居民避兵处”。
即噶玛霞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内。清 《西藏图考》 卷5: 垂仲殿 “在大招东半里许,寺名噶玛霞,内塑神像狞恶,有护法垂仲乃剌麻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三国蜀析兴古郡盘南置, 属降都督, 旋废。西晋永嘉五年 (311) 复置,属宁州。治所在梁水县 (今云南开远市)。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北至江川、华宁诸县,东有砚山县
元置,在今湖北宜城市南蛮河东岸。
①即今福建建宁县南均口乡。清有把总驻此。②即今湖北丹江口市。《水经·沔水注》:“均水于县入沔,谓之均口也。”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当古均水入汉水处。《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年(354年)桓温伐前秦,“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黄牛铺。《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王景伐蜀,“拔黄牛等八寨”。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都柳江。为广西柳江上源。《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古州长官司:古州江“在司(今榕江县)西南。又南流入府境,即福禄江之上源”。
古代西藏族部名。即象雄。古译称羊 (扬)同,分为大羊同、小羊同二部,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小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扎达、普兰等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