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监狱。初设在贵州息烽县城内,1939年夏起迁至猫洞和玄天洞。猫洞在县城南阳朗坝,为一天然溶洞,洞口宽15米、高4.3米。洞内40余平方米为审讯室,洞深27米处有阴河,曾设水牢。洞右侧30米是监房。玄天洞在县城东南望山,分新、老两洞。老洞状如拱形大厅,面积3500余平方米,洞口上刻有 “探玄索妙” 四字。新洞又名地母洞,距老洞 300多米,洞小而深,内有阴河。1938年秋至1946年,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振中被囚于此,先住老洞,后移新洞。息烽集中营旧址于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贵州省息烽县境。旧址分两处:一在县城南阳朗坝猫洞,一在县城东南望山玄天洞。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关押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监狱。初设在息烽县城内,规模较小,1939年夏起迁猫洞和玄天洞。猫洞为一天然溶洞,洞口宽15米、高4.3米。洞内40余平方米为审讯室,洞深27米处有阴河,曾设水牢。洞右侧30米是监房,共8栋34间。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斋房”。现存有“仁、爱、信”三斋旧房。玄天洞分新老两洞:老洞状如拱形大厅,面积3500余平方米,洞口上刻有“探玄索妙”四字;新洞又名地母洞,距老洞300多米,洞小而深,内有阴河。1938年秋至1946年,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振中被囚于此,先住老洞,后移新洞。息烽集中营存在9年,关押革命志士3200多人,被杀害致死的有600多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土门关

    ①即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获鹿县:“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明史·地理志》 获鹿县:“又有土门关在西,亦曰井陉关。”《方舆纪要》卷10:井陉“亦曰土门关,《地记》:

  • 张掖大佛寺

    在今甘肃张掖市区西南大佛寺巷。清乾隆《甘州府志》卷5:“宏仁寺,城西南隅。俗名大佛。一名睡佛寺。西夏永安元年建。明永乐九年修,敕赐寺额曰‘宝觉寺’。有金字藏经、宣德御制碑铭。万历二十二年都督张臣修,通

  • 白漠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王子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一带。《魏书·太祖纪》:登国五年(390),“冬十月,迁云中,讨高车豆陈部于狼山,破之。……(十二月)帝还次白漠”。《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

  • 坛山

    在今河北顺平县西。《清一统志·保定府》:坛山“在完县西二十五里,与马耳山相接。有金龙、桃花二洞,与马耳山洞地穴相通。洞前阔仅丈余,壁立百仞,上透青霄。其石温润如玉,有龙蛇之状。云兴辄雨”。

  • 武矶山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长江边。《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 “华山” 条下: “其东有武矶山亦临江。相传黄祖屯兵阳逻,蒐武其上。” 《元史·伯颜传》: 南宋末,伯颜 “遣万户阿刺罕以兵拒沙芜口,逼近武矶

  • 屋床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18引 《滇程记》: “由永昌过蒲骠驿,经屋床山,箐险路狭,马不得并行。过山至潞江之外,为高黎贡山。”

  • 巴平墟

    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巴别乡。《清史稿·地理志》:百色厅恩阳县西有巴平墟汛。

  • 广西省

    清改广西布政使司置,治所在桂林府(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除灵山、浦北、合浦、钦州、防城港、北海等市县)及今广东怀集县地。1912年移治邕宁县(今南宁市)。1936年迁桂林市,1949年又迁南

  • 五祐场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伍祐。宋、元时设盐场,清设盐课使驻此。即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南五祐。宋、元时设盐场,清设盐课大使驻此。

  • 江苏省

    清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置,以两江总督驻所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市)二府首字为名。省会在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及上海市。1929年省会迁镇江县(今江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