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箭炉厅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乾隆《卫藏通志》卷4:“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因名。实是其地为打,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称打折多,音讹为打箭炉。简称为炉城。辖厅治迤西诸土司。全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自治州及西藏宁静山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升为直隶厅。此后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州、厅、县,辖境日减,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
见“打箭炉”。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乾隆《卫藏通志》卷4:“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因名。实是其地为打,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称打折多,音讹为打箭炉。简称为炉城。辖厅治迤西诸土司。全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自治州及西藏宁静山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升为直隶厅。此后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州、厅、县,辖境日减,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
见“打箭炉”。
在今江西赣县北、万安县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一》:赣水,“《旧志》,赣水自府城北,北流三百里,历十八滩,乃至万安。在赣县境者一百八十里,有九滩:曰白涧、天柱、小湖、滩、大湖、铜盆、落濑
又作芳林渡。在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南岸。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开宝三年(970),潘美征南汉,“王师拔冯乘,前锋至芳林”。即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南、富川江南岸芳林。北宋开宝三年
古沙水支津,淮水支流。《汉书·地理志》 沛郡城父县: “夏肥水东南至下蔡入淮。” 《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东注,俱入于淮。” 故道自今河南郸城县东南分沙水东
亦称舞雩坛。在今山东曲阜市南。《水经·泗水注》: “ (雩) 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 《礼记·郊特牲》 疏引《论语》 郑注: “沂水在鲁城南,雩坛在其上。” 《寰宇记》 卷21
即碎叶水。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元刘郁《西使记》:契丹故居“有河曰亦,运流汹汹东注”。即此。
即浯水。在今山东安丘市南。《水经·潍水注》: “ (浯) 水出浯山,世亦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 曰: 灵门县有高䂞山、 壶山, 浯水所出, 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 《说文》 言
即今甘肃两当县东庙河。《水经·漾水注》:“广香川水,水出南田县利乔山,南流至广香川,谓之广香川水,又南注故道水。”
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明万历十二年(1584) 置宣威土千总。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永州。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贞观四年 (630) 为永州治。八年 (634) 并入金城县。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