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抚州

抚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以临川郡改置,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西)。大业初改为临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抚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临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抚州。宝应元年(762)与县同移治今临川市。自隋设抚州始,辖境屡有减缩,唐武德七年(624)以后相当今江西临川以南抚河流域。五代南唐以后又缩小。宋时仍为抚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抚州路。

②金明昌四年(1193)置,治所在柔远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县以西, 内蒙古集宁市以东地区。蒙古中统三年(1262)改为隆兴路。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临川郡置,治临川县(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西,唐宝应中移治今临川区)。时总管杨武通奉使安抚,即以“抚”名州(《太平寰宇记》)。大业初复为临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为抚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县以南的盱江及宜黄水、宝塘水流域地。五代南唐分所辖南城、南丰两县属建武军,辖境缩小。两宋属江南西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抚州路。(2)金明昌三年(1192年)置,治柔远县(今河北张北县)。属西京路。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北县以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以东地区。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升为隆兴府。


猜你喜欢

  • 兰津

    又称兰仓津、仓津。为古渡口。在今云南永平县与保山市间的澜沧江上。《华阳国志·南中志》:“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耆溪,……人歌之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作人。”

  • 温义河

    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八里。《方舆纪要》卷12新安县: 温义河 “源有二: 一出安肃县南三十里之曹河,一出安肃县西十里之徐河,俱东南流入县境,至县南,合流为温义河,又东南入于长流河”。

  • 浮山墟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北浮山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浮山墟 “在饶平县 (今三饶镇) 东南三十里东洋屯。一名百丈埔。宋张世杰妻许氏会陈弔眼之师,出黄冈与元兵战亡于此”。

  • 鸣鸡山

    又名鸡鸣山。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西北鸡鸣驿。《魏书·高宗纪》: 和平元年 (460),“葬昭太后于广宁鸣鸡山”。 又 《水经·㶟水注》: “于延水又东南径鸣鸡山西。《魏土地记》 曰

  • 鸠湾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系船舶避风处。清光绪《大清帝国全图》盛京省图:旅顺城西有鸠湾。

  • 珞渝

    在今西藏东南部,西界门隅,东界下察隅,南邻印度。珞渝是藏族对珞巴族居住区的称呼,藏语意为南域。17世纪末叶珞渝就置于五世达赖的统治之下。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曾将珞渝划归波密土王管辖。1944年珞

  • 赵佗城

    ①指赵佗扩建南武城后的番禺城而言。在今广东广州市内。元 《大德南海志》 卷8云: “州之东,旧有赵佗城古迹,颓垣废垒而已。余襄公诗云‘千载犹存古越城’ 者,即其地也。”②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舆地

  • 伊循城

    汉鄯善国地。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汉书·西域传》:元凤年间,鄯善王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东。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

  • 种 (種) 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 邗江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陵县置,属扬州。治所即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初改名江阳县。(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广陵县置,治今江苏省扬州市。为扬州治。大业初改名江阳县。(2)旧县名。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