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
又称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西。《春秋》: 定公三年 (前507),“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古邑名。又作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春秋》定公三年(前507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即此。
又称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西。《春秋》: 定公三年 (前507),“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古邑名。又作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春秋》定公三年(前507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即此。
唐室韦诸部之一。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新唐书·室韦传》: 塞曷支部 “益东有和解部”。
一名豆山。 在今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武都镇东北。唐杜光庭 《录异记》: “绵州昌明县窦圌山,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西接长冈,犹可通车马,东临峭壁,陡绝一隅,自西壁至东峰,
在今新疆阿瓦提县东南,和阗河西。《清一统志·和阗》:伯什阿喇勒“在伯德里克鄂托克北九十里,和阗城东北七百六十里”。
即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袁口乡。《清 一统志·兖州府二》: 袁家口在 “袁家口闸旁。本朝设守备驻此”。
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南析城山。最高峰海拔1951米。《尚书· 禹贡》: “底柱、析城,至于王屋。” 《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濩泽县: “ 《禹贡》 析城山在西南。” 《水经·沁水注》: 上涧水 “南历析城
①在今安徽歙县东北,接浙江临安县界。《方舆纪要》 卷28歙县: 昱岭在 “县东南百二十里,接杭州昌化县界,为往来孔道。旧有昱岭关”。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浙、皖二省界上。《明史· 胡大海传》: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北蒋村乡。同蒲铁路旧有支线通此。1937—1948年曾在此成立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村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蒋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传宋有蒋姓者,雄于资,抗金曾助军饷。康
北宋范仲淹筑城,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
①北周改华陵县置,属监利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隋属南郡。唐初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二里紫陵镇。四年 (621)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
在今贵州镇远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鼓楼坡 “冈阜重复,状如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