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石冈
即辽石冈。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金史·地理志》: 良乡县 “有料石冈”。
即辽石冈。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金史·地理志》: 良乡县 “有料石冈”。
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北黄冕乡。旧属永福县。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永福县图: 西南有黄冕墟。
在今广东阳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大坑山“在县东南十里。有泉北流,溉田数百亩”。
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同里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同里镇“在县东十五里。唐初名铜里,宋改今名。……《志》云:明初,同里商民辏集,置税务局于此,寻废。今有巡司为县东之藩蔽”。
即今浙江衢县北王山。《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项山在 “府北四十里。山陡峻,内有桐岩,旁列诸峰,势如奔马。上有项羽庙,因名”。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飞猿水边。《寰宇记》卷110建昌军南城县: 落峭石 “在县东南六十五里,去飞猿馆一百一十五里,在飞猿水边。巍峨嵌崆,数里可望。谢灵运题诗云,朝发飞猿峤,暮宿落峭石,即此处也”。《清一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獭河,为小清河旧渠之上源。《水经·济水注》:杨绪沟水“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西北径土鼓城东,又西北径章丘城东,又北径宁戚城西,而北流注于济水也”。《寰宇记》卷19章丘县:“杨绪水,一名
旧名斯斯觉。彝语意为 “荒坝”。即今四川甘洛县。1940年置腴田特别政治指导区,后为岩洞乡新市坝。1956年于此置呷洛县。1959年改为甘洛县。“甘洛” 为 “呷洛” 的异译。
即嵩高山。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淮南子·墜形训》 高诱注:“少室、太室在阳城,嵩高山之别名。”
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为蛟河支流。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西南流会蛟河,注入松花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3: 松花江 “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
1932年析滁县、来安、盱眙、定远等县置,属安徽省。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南三界镇,1938年迁治明光镇。旧县名。1932年由滁县、来安、定远三县和今江苏省盱眙县交界处之三界地方析置,以境内有嘉山得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