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昆明市

昆明市

1919年设昆明市政公所,1920年废。1922年复设昆明市政公所,析昆明县置昆明市,为省辖市。1928年改督办为市长,更名为昆明市政府。为云南省省会。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


简称昆。在云南省中部偏东北,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邻。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1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3970 平方千米)。人口500.8万(市辖区224.2万)。辖盘龙、五华、官渡、西山、东川5区和呈贡、晋宁、富民、嵩明、宜良5县和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代管安宁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盘龙区。战国为滇国中心区。秦置吏。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置谷昌县,属益州郡,郡治滇池县在今晋宁县晋城。三国蜀汉及西晋属建宁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置益宁郡。隋置昆州。唐武德初置益宁县,为昆州治。广德二年(764年)南诏置拓东城,取“开拓东境”之意,为拓东节度驻地。南诏于应道元年(809年)定为东京。劝丰廞时置善阐府,为善阐节度驻地。建极元年(860年)改为上都。宋大理时仍为善阐府,称东京。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立昆明千户,五年立善阐万户府,七年改善阐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善阐路改中庆路,为云南行省治所;昆明千户改昆明县,为中庆路附郭县。从大理到元又名押赤城(或作鸭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中庆路改为云南府,昆明县仍为云南府附郭县、云南布政使司驻地。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大西军余部改云南府为昆明府,改昆明县为昆海县。十年永历帝朱由检入昆明,称滇都,改置兴龙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复名云南府,为云南省会,昆明仍为附郭县。1913年废府,置滇中道于昆明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县仍为省会。1919年置云南市政公所,1920年裁。1922年复置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析昆明县城置昆明市,为省辖市。1945年改昆明县为谷昌县,1949年复名昆明县。1952年撤昆明县,辖区划为昆明市郊区。1956年从楚雄专区划入安宁县设区,旋改为市辖县,1995年撤安宁县设安宁市,属昆明市。1960年从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入富民县,从玉溪专区划入晋宁县。1963年析晋宁县置呈贡区,后改为县。1983年自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自曲靖地区划入嵩明县、宜良县及路南彝族自治县。1998年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将曲靖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地处滇中湖盆高原中部,金沙江、南盘江、红河的分水岭上。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有普渡河从南往北汇入金沙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豆类、薯类、烤烟等,并产桃、梨、苹果,特产“宝珠梨”。为全省工业中心,有冶金、煤炭、电力、机械、仪表、电子、轻工、化工、纺织、制药、食品、建筑材料、卷烟等工业。有全国三大磷矿之一的昆阳磷矿。贵昆、成昆、南昆、内昆、昆河等铁路干线沟通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为贵昆、昆畹、昆洛、昆那、昆攀、昆罗等干线公路交点。昆明机场为通东南亚的国际航空港,有国际、国内和省内航线50余条。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滇池、西山、大观楼、圆通山、黑龙潭、筇竹寺、太和宫金殿和昆明园艺博览园。纪念地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朱德旧居和寻甸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


猜你喜欢

  • 掖县

    西汉置,为东莱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东汉改为掖侯国。后复为县。西晋为东莱国治。北魏皇兴四年 (470) 为光州治。隋复为东莱郡治。唐为莱州治。明、清为莱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胶

  • 永兴镇

    ①北宋置,属永川县。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北九十里永兴乡。②北宋置,属乐至县。在今四川乐至县南三十里永兴场。③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北永兴镇。旧属拜泉县。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 明水县有永兴镇。④即今湖北京

  • 始州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安州置,治所在普安郡 (今四川剑阁县)。《寰宇记》 卷84剑州: “取郡邑更始为名。” 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地。《周书·武帝纪》: 建德三年 (574) 冬十月,“始州

  • 那盆山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那盆山“脉自五指山北来,至此特起一峰,高耸而圆,若覆盆然”。

  • 长安桥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十八里长安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长安桥(镇)。

  • 永始县

    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

  • 玛展窝集

    亦作密占窝集。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清一统志·吉林一》:玛展窝集“在宁古塔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光绪《吉林通志》卷19宁古塔城:玛展窝集“密占河发源于此,密占、玛展声转字通,非两地也”。

  • 古湫桥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97浦城县:古湫桥“元大德间建。洪武十七年以后,屡经修葺。叠石架梁,凡数十丈,跨大溪之上。有潭甚深,所谓古湫潭也”。

  • 兵书峡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二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峡为诸葛武侯藏兵书于此,至今望之,常若书卷然。又名铁棺峡。”

  • 文昌县

    ①唐贞观元年(627)改平昌县置,属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寰宇记》卷169文昌县:“取偃武修文之意。”北宋改属琼州。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至顺二年(1331)移治北山都(今文昌县)。明属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