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山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 春秋山 “在舒城县南三十里。有李公麟读书堂、洗砚池及望湖尖、凤凰台、仙人峰、仙人迹,绝顶有洞,可容数千人”。《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春秋山在 “县南三十五里。山多名胜,顶有洞,可容数千人”。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 春秋山 “在舒城县南三十里。有李公麟读书堂、洗砚池及望湖尖、凤凰台、仙人峰、仙人迹,绝顶有洞,可容数千人”。《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春秋山在 “县南三十五里。山多名胜,顶有洞,可容数千人”。
即今吉林双阳县东北饮马河西之长岭乡。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西“一百五十五里长岭子屯”。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魏书·地形志》九门县:“有安乐垒。”《方舆纪要》卷14正定府藁城县:安乐垒“在县西北……慕容隽攻冉闵时筑垒于此。后燕亦为戍守处”。
①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舆地纪胜》卷160荣州:石牛镇,“《图经》云:在(威远)县东七十里。本朝尚书右丞何公郯实生于此。何公《庐江集》载:公母夫人墓志云:公生于和义别野,即此地也”。②
一称山口镇。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遵化县南河。 《明史·地理志》遵化县: “西南有梨河。” 《清一统志 ·遵化直隶州一》: 梨河 “在州南十里。源出迁安县界芦儿岭 (今迁西县西),经州界西南流七
在东汉雒阳城广阳门外,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南。《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载: 汉安二年 (143),“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门外祖会,飨赐作乐,角抵百戏。顺帝幸胡桃宫临观之”。
①在今浙江余杭市西一百二十五里。宋 《咸淳临安志》 卷25引 《径山事状》: “山乃天目之东北峰,有径路通天目,故谓之径山。” 山有东、西二径、凌霄等七峰。旧有径山寺,唐宋时颇负盛名,为禅林之冠,后废
一名峰山矶镇。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南三里。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惠阳市(淡水镇)西北永平村。隔水接博罗、东莞界。清有把总驻防。
元置,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