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安县

普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县置,为普安郡及始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为普安郡治。唐武德初为始州治。先天二年 (713) 为剑州治。天宝初为普安郡治。乾元初为剑州治。南宋隆兴二年 (1164) 改为普安军治。绍熙元年 (1190) 为隆庆府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 为剑州治。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废入剑州。

②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 置,属潮州府。治所在贵屿 (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万历十年(1582) 改为普宁县。

③清顺治十八年 (1661) 改新城千户所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兴仁县。康熙二十二年 (1683)移治新兴所城 (今贵州普安县)。雍正五年 (1727)改属南笼府 (后改兴义府)。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

④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普安镇(今四川剑阁县)。同年5月废。


(1)古县名。(1)西魏改南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为普安郡治。唐至元历为始州、普安郡、剑州治所。明洪武六年(1373年)废。(2)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置,治贵屿(今广东普宁市东),属潮州府。万历十三年(1585年)改为普宁县。(2)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剑阁县析置,治普安镇(今剑阁县城)。县因以为名。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3)今县名。在贵州省西南部。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142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有汉、布依、苗、黎、彝、回、白等民族。辖8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盘水镇。唐初置盘水县,治今址。天宝后属于矢部。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属于矢万户府。元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明置新兴千户所(今盘水镇),属安南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普安县,治马乃(今兴仁县北马乃营),属安顺府。康熙十年(1671年)迁治新城(今兴仁县);二十二年县治徙新兴所,即今县城。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后改兴义府)。1913年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兴仁专区,1952年属兴义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晴隆县并入,1961年析出。1965年属兴义专区,1982年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南部和黔西南山原丘陵北部交错地带。垂直喀斯特形态发育,山地间常见深度较大的漏斗、竖井及洼地。南部主要河流马别河注入南盘江,东部西泌河、西北边缘乌都河注入北盘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小麦、稻、油菜籽、甘蔗、烤烟等。矿产有铅、锌、金、煤、铁、高岭土、大理石、水晶、冰洲石等。有采矿冶炼、水泥、化肥、电力、造纸等业。贵胜、兴普公路纵贯县境。名胜古迹有铜鼓山古文化遗址、白沙烽火台、青山清真寺、江西坡碧云寺等。


猜你喜欢

  • 昌明州

    亦作昌化州。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蒲河营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置,属天津镇,设都司驻防。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为海防要地。

  • 茶棚镇

    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清乾隆 《钦定热河志》 卷54建昌县: “茶棚在红吉勒台西南三十里。”

  • 民乐市

    在今广东南海县西南西樵山西北民乐圩。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民乐市”。

  • 白阳垒

    一作白杨浦。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北。《梁书·武帝纪》:南齐中兴元年(501),萧衍围郢城,吴子阳等援军至武口,萧衍“乃命军主梁天惠、蔡道祐据渔湖城,唐脩期、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在今湖北省武

  • 蓝田山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汉书· 地理志》: 蓝田县 “山出美玉”。《元和志》 卷1蓝田县:蓝田山 “一名玉山。一名覆车山。在县东二十八里”。古山名。又称玉山、覆车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以产美玉著称。

  • 移风山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移风山 “梅山瑶人于此从化,名取移风易俗之义”。

  • 海安县

    ①西晋置,属高兴郡。治所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属新平郡。治所即今江苏海安县。南齐属海陵郡。后废。唐景龙二年 (708) 复置,属扬州。开元十年 (722) 又废。

  • 小军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南军山镇北。《水经·汉水注》:“江水又东径小军山南。”

  • 奇克得鄂伦春屯

    清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新鄂鄂伦春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