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救寺

普救寺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二十四里土岗上。西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清一统志·蒲州府》: 普救寺 “在永济县东五里。唐释道积修建,十年乃成。本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改今名。高爽华博,东临郡治,南望河山”。宋元时寺仍兴盛。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地震倾圯后重建。1920年毁于火,仅存基址及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 (十三级高50米) 等。唐元稹 《会真记》 (又名莺莺传)、元王实甫之 《西厢记》 均取材于此。1986年按唐、宋、明时代建筑风格在原址上重建。


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唐代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中有记载。王实甫著《西厢记》故事取材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大地震,随即重建。1920年寺毁于火,仅存舍利塔等。舍利塔(俗称莺莺塔)系13层砖塔,高约50米,犹存唐制。塔具奇特的回声效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世界六大奇塔之一。1986年复建寺庙,1989年竣工。


猜你喜欢

  • 俱利城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秦、赵二城南……世谓之俱利城。耆彦曰: ‘昔秦赵之会,各据一城,秦王使赵王鼓瑟,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 《元和志》 卷5渑池县: “谷水,南去县二百

  • 索氏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大叔劳诸索氏”。杜注: “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荥阳市。

  • 新街

    ①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北五十里新街乡。1931年5月中国共产党鄂豫边区苏维埃临时省委设此。②即今云南元阳县治新街镇。旧属建水县,1917年设新街县佐。1950年为元阳县治。集镇名。(1)在山东省宁阳县境东

  • 陆家浜镇

    即菉葭浜镇。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二十四里陆家镇。

  • 建武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咸通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置,治所在邕州 (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五代南汉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及越南部分地。北宋初废。②五代南唐升元六年 (942) 置,治所在天长市 (即今安徽天长

  • 四都

    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汀西县治此。

  • 屯子集

    即今河南浚县北二十四里屯子乡。清嘉庆《浚县志》卷5《集镇》:有屯子集。

  • 五子山

    又名五华山、京兆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84武连县:五子山“在县北七十三里。西自龙州界,迤逦斜连马阁山顶,其山至此,特起五峰,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方舆纪要》卷68剑州

  • 柴汶水

    一名淄水。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西经柴县北,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水经· 汶水注》: “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淄水又西南径柴县

  • 清溪洞

    在今云南富源县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14平夷卫: 清溪洞 “在卫西三里。洞内石笋林立,外则溪流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