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曹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包括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及河南范县等地。1913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置,治菏泽县(即今山东菏泽市),属山东省。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范县,山东省郓城、巨野、单县、鄄城、菏泽、定陶、曹县、成武等地。清同治四年(1865年),赖文光领导的捻军大破清军,杀清帅僧格林沁于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在此爆发反帝的“曹州教案”。1913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曹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包括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及河南范县等地。1913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置,治菏泽县(即今山东菏泽市),属山东省。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范县,山东省郓城、巨野、单县、鄄城、菏泽、定陶、曹县、成武等地。清同治四年(1865年),赖文光领导的捻军大破清军,杀清帅僧格林沁于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在此爆发反帝的“曹州教案”。1913年废。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汉书·曹参传》:高帝十二年(前195),“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即此。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
亦作僧格喀巴布冈里。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东北。狮泉河源于此,下流入克什米尔境称印度河。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藏) 语,僧格,狮子也。山形似狮子,口有泉流出,故名。”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县西南。后废。
北魏改陵县置, 属颍川郡。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东魏属许昌郡。北齐天保中废入许昌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陵县为鄢
即今广西田东县。清光绪五年(1879)移恩隆县于此。
即洋水。今四川武隆县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之芙蓉江。《舆地纪胜》 卷176黔州:南洋水 “在彭水县”。
即今湖南株洲县 (渌口镇) 南四十四里涂田镇。《清一统志·长沙府》: 涂田市 “在湘潭县南五十里”。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民国《云阳县志》卷1:沙沱乡有沙沱寺场。
在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清一统志·汀州府》: 城门嶂 “在宁化县东北四十里。山势卓立如屏。元季寇乱,乡人避兵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