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寇河。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寇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大清河“在开原县东三十里。……亦曰扣河,又南流至县东南,小清河自东南来会,合流辽河”。
①又名天岭。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 胡峤云,归化州 “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 此辞乡岭也,……”。盖讹“偏” 为 “天”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潇湘镇 “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置。一曰潇湘关”。
亦作车离、珠利耶、注辇。约当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科佛里河与佩内尔河之间的地区。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的碑铭。
即赛音诺颜部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塔里亚郎南,色楞河北岸。
又名双溪。即今安徽祁门县东之金东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榔木岭水 “在祁门县东。源出榔木岭,至城南合大共水”。
又名昆山塘。古娄江于8世纪后逐渐湮废。北宋至和二年(1055)重加疏浚,更名至和塘。在今江苏苏州市区和吴县、昆山市境内之娄江。明王鏊《姑苏志》卷10:“至和塘一名昆山塘,成于宋至和间,故名。”又称昆山
唐永淳二年(683)置, 治所在安仁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党州西)。垂拱三年(687)废。神龙三年(707)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平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平琴州。治所在容山县(今广西玉林市
即隆州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隆舟城 “在祁县东南三十里。相传北汉刘继元筑以拒敌”。
在今贵州镇远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鼓楼坡 “冈阜重复,状如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