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隈山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人过析隈”。杜注: “析为楚邑……隈其隐蔽处也。” 《方舆纪要》 卷5邓州: “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厮隈山。”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人过析隈”。杜注: “析为楚邑……隈其隐蔽处也。” 《方舆纪要》 卷5邓州: “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厮隈山。”
在今山西偏关县西二十里桦岭堡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桦林堡 “万历二十年建土堡,二十九年增修,周一里有奇。西去黄河三里,与套寇东西相望”。
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民国《巴中县志》第一编:东南“长垭场,二百二十里”。
即今吉林梨树市西三十里喇嘛甸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奉化县西有喇嘛甸。
1912年改邳州置,后属江苏徐海道。治所即今江苏邳州市北邳城镇。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6年迁治运河镇(今邳州市)。1992年改设邳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邳州改置,治今江苏省邳州市邳城镇,19
1947年11月当地解放后由陕西山阳县和湖北郧西县析置,治漫川镇(今陕西山阳县南漫川镇),后迁上津镇(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1948年废。旧县名。豫陕鄂解放区设。1947年由陕西省山阳县和湖北省郧西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一百十八里上洪乡。旧有外委把总驻防。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载:浏阳县东有“上洪市”。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四十里。明、清守卫要地。清道光 《蓟州志》 卷6: “黄崖关,险难行,故明时特设守备隶马兰路。国朝裁汰守备改设把总。……嘉庆十三年以后,廷议以斯地形扼要,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忌置山南, 山东即隐口浦矣”。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吴地记》:横山有“晋门下侍郎陆云坟”,因名。清光绪《吴县志》卷40:陆墓山“在横山东南张家桥,俗称陆墓山。《卢志》、《旧经》误为陆士龙坟,今相传为陆机墓,皆非是也”。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之东。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番禺县图:府西南有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