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香镇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清一统志 ·怀庆府》 作 “柏香镇”。
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香,人口 5830。传古有柏树林,香气四溢,故名。金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造纸、机械、酿造、榨油、化工、建材等厂。新济公路经此。古迹有肖寺遗址。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清一统志 ·怀庆府》 作 “柏香镇”。
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香,人口 5830。传古有柏树林,香气四溢,故名。金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造纸、机械、酿造、榨油、化工、建材等厂。新济公路经此。古迹有肖寺遗址。
①北魏景明元年 (500) 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北齐后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十八年 (598) 改长子县。古县名。(1)北魏景明元年(500年
即铿口墟。今湖南茶陵县东南五十四里江口乡。
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四十里黄河北岸。古名沙陀。元代称沙山。清乾隆间改名沙坡头。为腾格里沙漠在西北风作用下形成的连绵不断的移动沙山。现为自治区沙坡头风景名胜区。195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科
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文安驿“为延绥往来之通道”。北魏时为文安郡、文安县治。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一带。《魏书·太宗纪》: 永兴五年 (413) 六月,“西幸五原,校猎于骨罗山,获兽十万”。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北魏永兴五年(413年),拓跋氏在此狩猎。
北魏永熙三年(534)析恒农郡置,治所在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今河南灵宝市东部。北周改为弘农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改弘农郡置,治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
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平月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次年改置平越卫。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婺源县置,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置,治今江西省婺源县。属徽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①即今河北廊坊市东北二十里桐柏镇。清于此设武清营都司,后改设外委驻防。②即今河南桐柏县治。元废桐柏县为镇,属唐州。明属唐县,置桐柏镇巡司。成化十二年 (1476)复置桐柏县于此。
①清康熙三年 (1664) 置,为奉天府治。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清光绪间为奉天省治。宣统二年 (1910) 废。1913年改奉天县为承德县,1914年改为沈阳县。②1914年置,属热河道。治所即今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