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栎阳

栎阳

一作栎邑。春秋时属晋,在今陕西西安县东北武屯乡古城村附近。战国时入秦。《史记·秦本纪》: 孝公元年 (前361),“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后于此置栎阳县。


(栎yuè) 古邑名。又作栎邑。战国秦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渭河北岸的石川河东流折向南的转弯处,含今关庄、新义、东西党家、南丁、华刘、汤家七个自然村地。献公二年(前383年)徙都于此,《史记·货殖列传》:“献公徙栎邑。”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徙都咸阳(今咸阳市东北)。后置栎阳县。


猜你喜欢

  • 临都驿

    在唐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瀍河东西、洛河南北) 西五里。为长安、陕州至洛阳的南道陆路交通要驿。白居易有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临都驿送崔十八》 诗。唐置,在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西。为长安与陕州

  • 张把

    即张杷寨。在今四川三台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高仁厚讨东川帅杨师立,别将“杨茂言走至张把,乃追及之”,为仁厚所斩。

  • 丹河

    古称泫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又名丹水。在山西省东南部。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山海经》: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涨

  • 夷门场

    即今四川会理县北益门镇。同治《会理州志》卷9:夷门“治北五十里”。清设把总驻防。

  • 青城村

    即今山西翼城县东北青城村。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曾在此置青城县。

  • 荆台 (臺)

    在今湖北监利县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 荆台 “在监利县西三十里土洲之南。《孔子家语》 云 ‘楚王游荆台。……’ 即此地也”。

  • 永河普土司

    一作永沙普、雍希叶布。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后改称永夏。

  • 北浍州

    唐武德二年(619)改浍州置,治所在翼城县(今山西翼城县)。四年(621)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翼城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翼城县等地。四年废。

  • 豪静县

    南朝梁置,属武城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南百余里古袍镇。隋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属梧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入苍梧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南。隋先后属桂州、始

  • 漠州

    元初置,属平滦路。治所在乐亭县 (今河北乐亭县)。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