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关

榆关

①战国楚边境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一说在今汝州市东南。又说在今中牟县南。《史记· 六国年表》: 楚悼王三年 (前399),“归榆关于郑”。《楚世家》: 悼王十 一年 (前391),“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索隐》: “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

②亦名渝关、临闾关、临渝关、临榆关、山海关。隋开皇三年 (583) 建城,属卢龙县。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自古为戍守重地。明洪武初改为今名。另说为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镇。《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 榆关 “在抚宁县东二十里”。明初魏国公徐达始移至今山海关。

③又称榆林关。隋开皇三年 (58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后废。唐贞观十三年 (639) 复置,名榆林关,唐韦庄 《赠边将》 诗: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即此。后又废。


(1)又称榆林关。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关,设总管。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隋、唐之际废。贞观十三年(639年)复置,在隋、唐榆林县(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东。唐韦庄《赠边将》“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句,即指此。(2)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或说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南,或说在开封县西。战国楚边境。《史记·六国年表》:楚悼王三年(前399年),“归榆关于郑”,即此。(3)即“山海关”。


猜你喜欢

  • 新竹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改淡水厅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光绪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新竹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设县时取竹堑之 “竹”

  • 柴窝堡

    一作柴窝铺。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柴窝堡乡。清 《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1845) 正月十六日,“地名柴窝堡,设有昂吉尔图军台”。

  • 端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高要郡置,治所在高要县 (今广东肇庆市)。《寰宇记》 卷159: 端州 “取界内端溪为名”。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云浮、高要、高明四市及德庆、新兴二县地。大业三年 (607)

  • 阁鸦洞

    俗名牛鼻子洞。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清康熙 《贵州通志》 卷6: “悬崖绝壁,下临阁鸦江。舟行洞中,深广不可测。登降以梯乃得上。昔蛮人尝保此以为障蔽。《滇记》: 由阁鸦至大定,洞凡三十有四,而阁鸦最险。

  • 萧塘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北十里萧塘镇。清光绪《奉贤县志》 卷1: “萧塘旧名秦塘,距治 (今奉城镇) 四十里,后有萧姓居此,渐成市集,遂改今名。”清末太平军曾于此抗击洋枪队。

  • 甘都堂堡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甘都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9:“乾隆三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地势宽广,咫尺黄河,生番出没,议筑土城,周一百七十六丈,高二丈二尺,东西二门,次年工竣。”

  • 吉林副都统

    清康熙十年(1671)置,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三十一年裁。雍正三年(1725)复置。辖境相当今吉林松花江中下游及鸭绿江以北,辽宁省西丰、桓仁等县地。宣统元年(

  • 渌田市

    一作碌田市。即今湖南攸县西南四十里渌田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攸县西南有渌田市。北伐战争中,叶挺部曾在此击溃吴佩孚军。

  • 阿尔泰乌梁海部

    又称阿勒坦乌梁海。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属科布多参赞大臣。游牧地相当今新疆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今乌伦古湖以西)以北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一隅及内蒙古西部一隅地。雍正三年(1725)设副都统及左右翼散秩

  • 宁夏道

    ①明置宁夏河西道副使。清为宁夏道。治所在宁夏府(治今宁夏银川市),辖宁夏一府。1913年因与宁夏县名同,改为朔方道。②1914年由朔方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宁夏县(今宁夏银川市)。辖境约当今宁夏中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