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宁县

武宁县

①三国吴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北宁县。《水经· 叶榆水注》: “南越王知不可战,却军住武宁县。按 《晋太康记》 县属交趾。” 南齐以后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龙州。贞观六年 (632) 废。

②西晋末慕容廆置,为营丘郡治。治所在今辽宁锦县东大凌河东岸。后废。《资治通鉴》: 东晋咸康四年 (338),石虎攻前燕,“营丘内史鲜于屈亦遣使降赵,武宁令广平孙兴晓谕吏民共收屈,数其罪而杀之,闭城自守”。即此。

③北周建德四年 (575) 改源阳县置,为怀德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寰宇记》 卷149万州武宁县: “取威武以宁斯地为名。”隋属巴东郡。唐属万州。明洪武四年 (1371) 省入万县。

④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龙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龙编县。

⑤唐天授二年 (691) 改唐兴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唐兴县。

⑥唐长安四年 (704) 分建昌县置,属洪州。治所在甘罗 (今江西武宁县西二十里石渡乡新华村)。景云元年 (710) 改为豫宁县,后徙治今武宁县北柘林水库库区。宝应元年 (762) 避代宗讳,复名武宁县。宋属隆兴府。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为宁州治,大德八年 (1304) 还属龙兴路。明、清属南昌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70年因建柘林水库县治被淹迁今址 (新宁镇)。

⑦北宋政和四年 (1114) 升武宁砦置,为长宁军治。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宣和三年(1121) 废。


(1)古县名。(1)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源阳县置,治今重庆市万州区西南武陵镇。为怀德郡治。隋属巴东郡。唐至元属万州。明属夔州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入万县。(2)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改唐兴县置,治今福建省浦城县。属建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唐兴县。(2)今县名。在江西省西北部,北邻湖北省。属九江市。面积 3507 平方千米。人口34.7万。辖9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宁镇。西汉海昏县地。东汉建安中分置西安县,治今县西石渡乡西安,属豫章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豫宁县。南朝陈为豫宁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年)省豫宁县入建昌县。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分建昌县置武宁县,寓“天下安宁”之意,属洪州。唐景云元年(710年)复名豫宁县,县治迁今石渡乡新华村。宝应元年(762年)复名武宁县,后县治又迁玉枕山前(即柘林水库淹没之古艾镇)。宋属隆兴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至大德八年(1304年)曾为宁州治,后直隶龙兴路。明、清属南昌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隶浔阳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九江专区。1958年迁巾口乡,1960年迁月田,1962年复迁古艾镇。1970年县治被柘林水库水淹迁今址,并改名新宁镇;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北部幕阜山蟠踞,南面九岭山绵亘;修水横贯县境中部,干流自澧溪镇以下已成柘林水库主体。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棉花等,水产养殖业发达,山地富森林。为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和省林业、油菜籽、苎麻、茶叶、蚕桑生产重点县。特产宁红茶、猕猴桃、古藤家具。有锑、煤、钨等矿,水力资源丰富,多小水电站。工业有采矿、农机、水泥、罐头、制茶、麻纺、木材加工等。有316国道和柯龙、永武、武靖等公路,柘林水库有客轮通行。罗溪乡庄源村为辛亥革命名将李烈钧故里。县城东郊登高山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和李烈钧将军墓。县北境九宫山是避暑胜地。

武夷山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王均村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南王均乡。明嘉靖《冀州志》卷1枣强县:王均社“在县东二十里”。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枣强县图:东南有王均村。

  • 万感村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二里英烈村。1949年1月,盘踞安阳的国民党军残部吴景仁率千人袭扰万感村,在区干部徐贵保率领下,民兵四十六人奋起反抗。后退守一座小楼。除五人突围脱险外,余皆壮烈牺牲。1949年后

  • 岚县

    明洪武初降岚州置,属岢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清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0年移治东村(即今岚县)。在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北段。属吕梁市。面积 1510

  • 安南关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清一统志·大理府》:安南关“在云南县东南七十里。为通省大路。旧设巡司。今裁”。

  • 三台驿

    清置,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七十里三台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9孚远县:三台驿“市面阔大,沿途多树林、村庄”。

  • 永胜县

    1934年改永北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县名永北二字,……地方人士每嫌欠雅驯,且至十年以来,匪患频仍,庶政废弛,而犯永远败北之

  • 西口

    指今山西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指今山西省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明顾炎武有《自大同至西口》诗。旧中国灾民外逃,有“闯关东、走西口”之说。

  • 安羌城

    北宋宣和六年(1124)置,在今甘肃康乐县境。《宋史·地理志》 熙州:安羌城“宣和六年,赐熙河兰廓路新建溢机堡名为安羌城,不知属何州军,姑附于此”。

  • 赖乡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三国志·吴书·孙登传》: “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孙权) 即时召见。” 又 《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六年 (488),“江宁县北界赖乡齐平里三成逻门外,路东太常萧惠基园

  • 桥头汛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零六里中兴村。清设桥头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