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阳县

武阳县

①战国末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西汉太初四年 (前101) 为犍为郡治。《后汉书· 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即此。南朝梁改为犍为县。

②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平邑县。北魏属东泰山郡。隋开皇十六年 (596)改颛臾县。

③北魏置,为襄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南。北齐为文城郡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吴房县。

④北魏改东武阳县置,属阳平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北齐废。北周复置。唐贞观十七年(643) 废。天祐三年 (906) 改朝城县复置,属魏州。五代唐仍改朝城县。

⑤北周保定三年 (563) 置,为沉犀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岷江东岸。隋开皇三年(583) 改为犍为县。

⑥隋开皇初改内陶县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十年 (590) 改名陇西县。

⑦唐龙朔二年 (662) 于废临牂县置,属融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武阳附近。北宋熙宁七年 (1074) 废。

⑧唐天授二年 (691) 改鄣县置,属渭州。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神龙初复名鄣县。


古县名。(1)秦以武阳邑置,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北江口镇。西汉属犍为郡,东汉为犍为郡治。南朝梁改为犍为县。(2)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属东泰山郡。北周属琅邪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颛臾县。(3)北魏改东武阳县置,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属阳平郡。北齐废。北周复置。隋属武阳郡。唐初属魏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入临黄、莘县二县。天祐三年(906年)改朝城县复置武阳县,五代唐复名朝城县。(4)北周置,治今四川省犍为县。为沈犀郡治。隋开皇三年改犍为县。(5)隋开皇初改桓道县置,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属陇西郡。十年改陇西县。(6)唐龙朔二年(66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北武阳。属融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废入融水县,为武阳镇。


猜你喜欢

  • 石砚山砦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石砚山砦,“瑶寨也。正德中,封川之石砚、大和、鸡峒山瑶,纠合开建大玉、小玉、大台,贺县峒金、上峒、下峒等巢,封川归仁、文德二乡,大滑脑、洪秋、南吉、大贺、

  • 清湖渡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清湖镇。《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 清湖渡在 “县南十五里。官置浮梁以济行旅”。

  • 且略

    即翟柤。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逸周书·王会》:“《伊尹献令》,正北有且略、豹胡。”

  • 宁蒗

    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旧属永胜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南汉县

    南朝宋因流寓置,属宋兴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齐属安兴郡。北周废。

  • 鹆子洞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北水泉乡瓦房村西南唐山峭壁上。1965—1975年在此发掘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三百余件打制石器、灰烬、烧石、烧骨及披毛犀、羚羊等大批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为距

  • 寿州

    ①隋开皇初置,治所在辰溪县(今湖南辰溪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充州。②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

  • 构 (構) 林关

    即今河南邓州市南四十里构林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六年 (1856) 十月,捻军入邓州境之 “构林关”。

  • 桐槽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明史· 李应祥传》: 万历年间,“ (周) 光镐先设疑,以尝相岭贼,贼果退据桐槽。桐槽者,大咱巢穴也。…… (边) 之垣亦屡破桐槽,大咱亡入山峪中”。在今四川省喜德县西冕山

  • 别石把

    即别失八里。西辽属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金山之南隅有回鹘城,名曰别石把。”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