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军
①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置,治所在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北宋乾德初废。
②北宋天圣七年(1029)改永定军置,治所在博野县(今河北蠡县)。宣和七年(1125)废。寻复。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宁州,天德三年(1151)改为蠡州。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改永定军置,治博野县(今河北蠡县)。宣和七年(1125年)废,改置博野县,不久复置。金天会七年(1129年)升为宁州。
①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置,治所在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北宋乾德初废。
②北宋天圣七年(1029)改永定军置,治所在博野县(今河北蠡县)。宣和七年(1125)废。寻复。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宁州,天德三年(1151)改为蠡州。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改永定军置,治博野县(今河北蠡县)。宣和七年(1125年)废,改置博野县,不久复置。金天会七年(1129年)升为宁州。
在今河南洛阳市定鼎路洛河桥南的安乐窝村。曾为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的居住地。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原籍河北范阳,幼随父迁居河南辉县百泉。后居洛阳。邵雍将其居室题名为“安乐窝”, 自
元、明对今西藏前藏地区的译称。《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明沿元制,分为乌思、藏及俄力思。乌思即前藏,约当今拉萨辖区、山南地区、那曲地区南部及林芝
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明正德 《四川志》 卷13: 荣昌县有峰高铺。清光绪 《荣昌县志》卷2: 峰高场 “距城三十里,至石盘铺十五里,交永川界”。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朔平府》: 金龙池 “在朔州马邑乡西北十里”。即此。
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遗址。《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本楼兰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东、罗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一说即今新疆若羌县)。西汉昭帝时其国由此迁
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之伊犁河。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阿里马城“又西有大河曰亦列,河之西有城曰虎司窝鲁朵”。
①隋大业五年 (609) 置,属鄯善郡。治所在今新疆若羌县附近地。隋末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析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神龙元年 (705) 改为兴圣县。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
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三卡乡附近。清乾隆 《盛京通志》 卷32: 果布噶尔城在 “(黑龙江) 城西北一百余里”。后废。
在今四川广元市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卷89广元县: 思贤铺在 “县南二十里”。
在今湖南蓝山县西一里。明置巡司于此。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