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二十里汉水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南山“以在汉之南,故曰汉南山”。《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汉南山“有三峰并峙,一名三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二十里汉水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南山“以在汉之南,故曰汉南山”。《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汉南山“有三峰并峙,一名三山”。
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靖港镇。《水经·湘水注》:“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
亦作博克图。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博克图镇。《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博克多”等车站。
在今上海市西崇明县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北新河“在旧县北六十二里,海水西流而入;又南新河在旧县北五十二里,海水北流而入,与北新河通。今三沙日圮,河道亦堙”。
在今甘肃文县西南。《寰宇记》卷134:“文州西南至蕃界八十里,以赤磨岭为界。”
一名石湖澳。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北石湖。宋熙宁初以石湖村为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四县陆路总要地,置寨戍守。后废。明初置祥芝巡司于此,属晋江县。洪武二十年(1387)移今石狮市东祥芝镇。又称石湖澳,滨海要地
一名东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十八里。《晋书· 郭文传》: 郭文自王导西园 “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寰宇记》 卷93临安县: “临安山,县取此为名。南有郭文举宅基。” 晋谢安亦隐居于此。
①唐方镇名。唐咸通九年 (868) 置,治所在邛州 (今四川邛崃市)。《资治通鉴》: 唐咸通九年 (868),“以 (李) 师望为嶲州刺史,充定边军节度,眉、蜀、邛、雅、嘉、黎等州观察,统押诸蛮并统领
又名大南澳溪。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 “南澳” 等溪 “并在州东北,入于海”。
北宋初置,属京山县。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七十四里坪坝镇。
南朝梁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北六十里西边村。隋属合州。唐武德初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北。属合浦郡。隋初属越州,后又属合浦郡。唐武德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