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汉阳县

汉阳县

①西汉置,属犍为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东汉属犍为属国。三国蜀汉属朱提郡。南朝梁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③北魏置,为魏明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阴县西北汉阳乡。北周废。

④西魏改兰仓县置,属长道郡。治所即今甘肃礼县。隋废。

⑤隋大业二年(606)改汉津县置,属复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寰宇记》卷131:“以在汉水之南, 居嶂山之阳为名。”三年(607)属沔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徙治凤栖山(今武汉市汉阳区),宝历二年(826)属鄂州。五代周显德五年(958) 为汉阳军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汉阳府治。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49年徙治蔡甸镇(今武汉市蔡甸区)。1992年9月改为武汉市蔡甸区。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一带。属犍为郡。三国蜀属朱提郡。南朝齐改属南朱提郡。南朝梁废。(2)北魏置,治今陕西省汉阴县西南。为魏明郡治。北周废。(3)西魏废帝改兰仓县置,治今甘肃省礼县。为汉阳郡治,北周属长道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长道县,移治今西和县北长道镇。(2)古旧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以汉津县改名,治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东。属沔阳郡。“以在汉水之南,居嶂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唐武德四年(621年)移治今武汉市汉阳区。唐初为沔州治,太和中后属鄂州。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为汉阳军治。元、明、清为汉阳府治。1912年裁府留县。1927年和1949年曾先后将城区与武昌、汉口合设武汉市。1949年迁治蔡甸镇。1992年撤销汉阳县,并入武汉市,改设蔡甸区。


猜你喜欢

  • 朝平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县东。东汉废。

  • 楼县

    亦作娄、 挹娄。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改常安县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元废。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常安县置,治今辽宁省铁岭县西南懿路。属沈州。

  • 漷阴县

    辽置,属析津府。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辽史·地理志》: “漷阴县,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 金属大兴府。元至元十三年 (1276)

  • 洛溪县

    唐置,属羁縻思峨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后废。

  • 大庄窝

    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大庄河。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滦州图:“南有大庄窝,刘家河把总驻此。”

  • 红马湖

    在今湖北荆沙市东。《清一统志·荆州府》:红马湖“在江陵县东一百里。上承三湖,下入白螺。春夏水涨,浩淼无涯”。

  • 南黎都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澄迈县: “南有兔颖巡检司,治曾家东都,后迁南黎都,废。”

  • 西澳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西澳“在城南,宋景德间,经略使高绅所开。《志》云,城中旧有六渠,回环贯串,皆汇流于西澳,亦谓之南濠,其后屡经修浚。嘉定三年,陈岘复疏

  • 青岭

    即今吉林永吉县南哈达岭山脉。《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会宁府: “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 同书 《欢都传》: “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入于苏滨、耶懒之地,贤石鲁佐之也。”古山名。(1)又称广昌岭、

  • 渭桥

    汉、唐时长安渭水上建桥梁,有三: (1) 中渭桥。本秦所造横桥,为通渭水南北离宫而造。西汉初称渭桥或石柱桥,又名横门桥。武帝后增建东、西二桥,始有中渭桥之称。《三辅黄图》 卷6: “渭桥,秦始皇造。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