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西省

江西省

元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治所在南昌府(今江西南昌市)。民国时治所在南昌市,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


简称赣,别称豫章、江右。在中国东南部,北临长江,南依南岭,东傍武夷山,西负罗霄山脉。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人口 4302.3 万。辖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11地级市及19市辖区、10县级市、70县。省人民政府驻南昌市。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置豫章郡,辖域大致同今,治南昌县,属扬州。东汉末,析豫章郡置庐陵、鄱阳二郡。三国吴析豫章郡置临川郡,又分豫章、庐陵等郡置安成郡,属扬州。西晋初以安成郡属荆州,以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分扬、荆二州之地置江州,治豫章郡。南朝梁改豫章郡为豫章王国,增置豫宁、巴山二郡,分江州置高州、西江州、吴州,治所分别为巴山郡、寻阳郡和鄱阳郡。陈省高州、西江州、吴州入江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洪、江、饶、抚、吉、虔、袁七州,大业初废州,置豫章、九江、鄱阳、临川、庐陵、南康、宜春七郡。唐武德年间罢郡复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东、西二道,简称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治洪州。江西始为政区名称。五代十国初属吴,后属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增置筠州。北宋属江南西路,领洪、抚、吉、虔、袁、筠六州和临江、南安、建昌三军,治洪州;江、饶、信三州和南康军属江南东路。元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龙兴路;领龙兴、瑞州、袁州、临江、吉安、抚州、建昌、南康、江州、南安、赣州等路。江西省名肇此,东北部的饶州、信州二路及铅山州属江浙行省。明设江西等处布政使司,治南昌府;饶州、信州二路及铅山州地自江浙行省划入,辖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建昌,抚州、吉安、临江、袁州、赣州、南安十三府。清沿明制,并升宁都县为直隶州。清末置莲花、虔南、铜鼓、定南四厅。1912年府、州皆废,县、厅直属省。1913年改厅为县。1914年设豫章、浔阳、庐陵、赣南四道。1927年撤道,由省直辖。1934年婺源县由安徽省划入,光泽县由福建省划入。1947年婺源、光泽二县还隶原省。1949年婺源县再次划入,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辖南昌市、赣西南行政区及南昌、九江、乐平、上饶、抚州、袁州、吉安、赣州、瑞金等专区及所属县市。1950年瑞金、乐平专区分别改为宁都、浮梁专区。1951年撤赣西南行政区。1952年将浮梁、袁州、宁都专区分别并入上饶、南昌、赣州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1954年赣州专区改名赣州行政区。1958年南昌专区改名宜春专区。1960年萍乡县改为县级萍乡市,新余县改升为地级新余市。1963年新余市复为新余县。1964年赣州行政区复名赣州专区。1968年吉安专区改为井冈山地区。1970年改九江、上饶、抚州、宜春、赣州专区为地区,萍乡市升为地级市。1979年井冈山地区改名吉安地区。1980年九江市升为地级市。1983年新余县、鹰潭市升为地级市;撤销九江地区,其属县划归九江市领导。1998年赣州地区撤地设市。2000年吉安、宜春、抚州、上饶四地区撤销,改设市。至2004年,全省行政区划始为今状。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西三面向中、北部倾斜。东有鄣公山、怀玉山、武夷山,西有幕阜山、九岭山、万洋山、诸广山,南有大庾岭、九连山,以海拔 2158 米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为最高峰。北部鄱阳湖平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平原边缘广布低丘岗地,海拔在50~150米间。区内土地肥沃,素称“鱼米之乡”。鄱阳湖为全国最大淡水湖。全省 2400 余条河流,绝大部分属鄱阳湖水系,北注长江。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鄱阳湖,其中赣江最长达824千米,水量为长江第二大支流。仅北部有部分河流直入长江,西、东北、东南隅有少数河流分别汇入湘江、钱塘江、珠江。全省大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年平均气温16.3~19.5℃,1月3~9℃,7月27~31℃。年平均降水量 1351~1934 毫米,为全国多雨省区之一,多雨中心在赣东、赣东北和赣西北山地。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有铜、钨、煤、铁、金、银、铅、锌、盐、瓷土、滑石、石英、白云石、稀土等矿。农业主产稻、甘薯、豆类、油菜籽、花生、芝麻、棉花、麻类、茶等。为全国农业生产重要基地和商品粮、棉基地。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59.7%,为江南主要林区,所产杉木被誉为“西木”,毛竹、油茶全国有名。特产万年贡米、奉新红米、瑞昌苎麻、万载百合、广昌和石城白莲、信丰红瓜子、泰和乌骨白羽鸡、南安板鸭、安福火腿及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修水宁红茶、浮梁“浮红茶”、遂川“狗牯脑茶”等。有誉为“橘中之王”的南丰蜜橘和寻乌蜜橘,信丰脐橙,遂川金橘,南康甜柚,奉新、武宁中华猕猴桃及安远、宁都西瓜等优质水果。淡水鱼类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特产鄱阳湖银鱼、赣江鲥鱼、“荷包”红鲤鱼、石鱼、鳜鱼等。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煤炭、机械、电子、森工、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制药、陶瓷、造纸等。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为全国有色冶金重要基地,本省铜业为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之一。萍乡、丰城、高安、乐平煤炭在江南有名。京九铁路纵越中部,与横贯全境的浙赣铁路成十字相交,皖赣、合九、武九、鹰厦、横南铁路与之相接,还有向乐、分文、上新、新周、丰洛、张塘、八建等支线。有昌九、昌樟、九景、梨温等高速公路。105、206、316、319、320、323国道纵横过境,省内各级公路交织成网。内河运输自然条件优越,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水运经鄱阳湖入长江,通航里程达 4937 千米。九江港为对外贸易口岸。民航以南昌为中心,有定期航线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武汉、西安、香港等地。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南昌、景德镇、赣州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古迹和纪念地有湖田古瓷窑址、白鹿洞书院、赣州古城墙、通天岩石窟、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井冈山革命遗址、瑞金革命遗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庐山会议会址和庐山别墅建筑群等。


猜你喜欢

  • 柘州

    唐显庆三年 (658,或作显庆元年656) 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带)。《元和志》 卷32柘州: “以山多柘木,因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

  • 高尖山

    在今广西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淳县: 高尖山在 “县北二十里。高耸接天”。

  • 夏津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贝州。治所在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九年 (626) 又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鄃县置,属贝州。治所即今山东夏津

  • 石渠阁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小刘寨村西南。为西汉王朝收藏典籍之所。《三辅黄图》卷6:“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又引《三辅故

  • 粤东

    指今广东省地。因位于古百越 (粤) 地东部而得名。(1)地区名。指今广东省东部、惠州市以东地区。处东江流域,多山地、丘陵。包括今惠州、汕尾、河源、梅州、汕头、潮州六市所辖。(2)广东别称。因古百粤地而

  • 洪凝庄

    初名洪宁。清属莒州。即今山东五莲县治洪凝镇。滨洪凝河。后以避道光帝旻宁讳,改为洪凝。

  • 赵渠

    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0商丘县: 赵渠 “在府东南。《志》 云: 即贾鲁所开大河故渎也。自商丘、虞城县而东达萧县至徐州。嘉靖末始北徙。万历初,潘季驯议复开之,以费重而止。二十六年刘东星

  • 明光殿

    ①汉长安桂宫中的宫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汉书· 武五子传》: 燕王旦 “因迎后姬诸夫人之明光殿,王曰: ‘老虏曹为事当族!’ 欲自杀”。即此。《三辅黄图》 卷2引 《关辅记》: “桂宫

  • 通谷堡

    一名寸金城。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临洮县东二十二里。元废。又作寸金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东。

  • 锦石岩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舆地纪胜》卷90韶州: 锦石岩 “在仁化县南十七里。有三岩,分上、中、下。上有佛像,宛若堂殿。其径弯环,直上千余级,夹道杉松,高凌霄汉”。宋邓嘉猷有 《游锦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