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湾

沙湾

①在今山东阳谷县东。《方舆纪要》卷33寿张县:沙湾在“县东北三十里,北去安平镇(今张秋镇)十二里。《志》云:国家疏凿会通河,一循元人故道。惟于开河闸至沙湾北,故河道北徙,几二十余里。又引黄河支流自河南封丘县荆隆口,东至于沙湾,以达临清之卫河。弘治中,河决于此。自是筑塞黄陵冈,而沙湾之流渐涸矣”。

②又名白沙堡。即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西南沙湾镇。明洪武三年(1370)置沙湾巡司于此,清移驻今市桥镇。

③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北老沙湾镇。初设县拟治此,县因以名。


(1)古地名。即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明、清均置沙湾巡检司于此。(2)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部。沙湾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5万。远古此地为沿海沙湾,故名。为糖蔗基地。青萝嶂西有龙湾峡,建有龙湾水闸。有制糖、建材、磷肥、水泥、液压机械、服装、刺绣等厂。水路通沙湾水道。市大公路经此。有传统民间艺术“沙湾飘色”。古迹有沙湾留耕堂。


猜你喜欢

  • 高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清顺治十四年(1657) 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高浦。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 武侯垒

    又称武侯镇。即今陕西勉县西十里武侯镇。《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东径武侯垒南,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南有亮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回隔难解。” 唐、宋为西县治。明、清为沔县治。

  • 白草军城

    唐建,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清水河东岸。《元和志》卷3原州萧关县:“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

  • 乌充山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之东山。明、清称乌充山。《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乌充山“在阿迷州东一十五里。又名东山,尝有鸟飞集其上。其西有禄丰山, 又其西有蓬和山,三山相连,环抱州治”。

  • 铜柱滩

    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注入长江处。《水经·江水注》: 江水 “于黄石, 东为铜柱滩”。《寰宇记》 卷120涪陵县: 铜柱滩,“ 《周地图记》云: 涪陵江中有铜柱滩,昔人于此维舟,见水底有

  • 博克图

    即博克多。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博克图镇。“博克图”,蒙古语意为 “有鹿的地方”。

  • 葭芦河

    古名诸次水。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佳芦河。源出榆林市西北,东南流径佳县,至县城南入黄河。《宋史· 夏国传》: 李继迁 “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方舆纪要》 卷57葭州: 葭芦河在 “州西五里。中多葭芦,因名

  • 温肃州

    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大石城 (今新疆乌什县)。贞元三年 (787) 废。又作温府州。唐羁縻州,贞观年间置,治大石城(今乌什县)。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什罕河中游地区。贞元年间废。

  • 岜仆山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岜仆山“有岩可容数百人。旧为夷贼渊薮,设县以来,稍稍敛迹”。《清一统志·南宁府一》:岜仆山,“《郡志》作岜幞山。上一石突出,似幞头,故名”。

  • 裴家川

    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裴家川 “在卫东。东北流,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为戍守要地。万历间,设官兵驻守于此”。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北流入黄河。《方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