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山
即半山。在今云南凤庆县东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 泮山 “峻峭极险,其下即澜沧、黑惠二江合流之处,土人名曰泮江”。
即半山。在今云南凤庆县东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 泮山 “峻峭极险,其下即澜沧、黑惠二江合流之处,土人名曰泮江”。
即今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部之西洋江。汉至南朝称文象水。《汉书·地理志》:“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古水名。即今右江上源西洋江。《汉书·地理志》牂柯郡句町县:“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水经注·温水》: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 (976) 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天禧二年 (1018) 真宗赐名 “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张栻、朱熹等尝讲学于此。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①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67资阳县:九泉山“在县东北。万历中,奢崇明作乱, 自泸、叙而西,败官军于此,遂薄成都。或云:山与资县接界”。②在今甘肃礼县北。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
①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北石龙镇。清属东莞县,有县丞及游击驻此。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南六十里石龙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象州图:西南有石龙镇。③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石龙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桂平县图:西南
在今江西会昌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会昌县: 荣阳水 “在县东南。上流会东水及上辅水,共流一百九十里抵广东海阳县界会韩江入海”。《清 一统志 ·赣州府一》: 荣阳水 “源出军门岭南,东南流合
①即今辽宁盘山县治。清光绪间于此置盘山厅。1913年改为盘山县。②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四十八里双台子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西南有双台。
南朝宋元嘉初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陵、罗二江水口。《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罗州 “以江为名”。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初置,治今广东省高州市西南。属高凉郡。南朝梁废。
古名如洪江。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清一统志 ·廉州府》: 如洪江,“ 《府志》 谓之渔洪江。在州西二十里。亦曰东江。源出灵山县古豆山,南流合大寺、涌沦、凤皇三江,又南合钦江,出龙门入海”。
辽初置,为坤仪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镇古城。金废。古县名。契丹耶律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为仪坤州治。金废。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九十里。东汉建安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属代郡。东汉建安二十六年(50年)改属雁门郡,建安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