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泾川县

泾川县

①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保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以泾水为名。明洪武三年 (1370) 省入泾州。

②1914年改泾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东南与陕西省相邻。属平凉市。面积 1486 平方千米。人口34.1万。辖4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析泾阳县置安定县,治今县北,为安定郡治。东汉省入临泾县。西晋复置安定县。北魏置泾州于此。唐至德二载(757年)改为保定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为泾川县,属泾州。因地处泾水之川,故名。明洪武三年(1370年)省县入泾州,移今址。1913年废州改为泾县,次年复称泾川县;先后属陇东道、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平凉专区,1969年属平凉地区,2002年属平凉市。地处陇东黄土塬梁峁沟壑区,泾河横贯县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烤烟、果品为主。工业有食品、饮料、棉纺、化工、机械制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旧、新石器文化遗址多处及北魏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宋天圣石碑、金大安铁钟、元镇海寺蒙文碑。


猜你喜欢

  • 九层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九层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有九层, 山崖出泉仅斗许,可供百余家,名一斗泉。”

  • 室利察呾罗

    即今缅甸仰光北160英里之卑谬附近,为古代骠国 (今缅甸中部) 的都城,遗址已在离卑谬6英里的摩萨发现。《大唐西域记》 卷10所记“室利差呾罗国” 和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所记“室利察呾罗国”,

  • 芹泉镇

    即今山西左权县东南芹泉镇。《清一统志·辽州》 “长城镇”条下:芹泉镇“在州东”。在山西省左权县东部。面积179.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芹泉,人口750。因村中有一泉水,古称清泉,后演变

  • 上冈镇

    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建湖县东北上冈镇。有巡司驻此。在江苏省建湖县东北部、黄沙港两侧。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冈,人口2.1万。元称南沙,明初改称孟杨庄。以后灶民迁居高冈避海

  • 们都克伊

    又作扪都克依。清雍正十年(1732)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免渡河镇。

  • 宝子塔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69云阳县: 大江 “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 水浸宝塔足,下舟休要错”。民国 《云阳县志》 卷5: 江水 “又东五里为宝子塔滩,北

  • 楚庄王墓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二十里龙山。楚庄王系楚穆王子,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历时二十三年。唐余知古 《渚宫旧事》引梁元帝 《荆南志》 曰: “庄王墓在江陵城西三十里,周回四百步,前后陪

  • 高平山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水经·泗水注》:“泗水南径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

  • 南江县

    明正德十一年 (1516) 于故难江县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以南江为名。清属保宁府。《清史稿· 杨继晓传》: 嘉庆初,白莲教义军“破南江”。即此。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

  • 通明院

    亦作明通院。五代后蜀置,属璧州。为催科赋之地。治所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一说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旧院镇。北宋属达州。南宋绍兴中升为通明县。五代蜀置,治今四川省万源市东南旧院。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