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及赣榆、东海、沭阳、灌云等县地。后改为海宁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海州置,治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连云港、沭阳、赣榆等市县地。属河南江北行省。后改为海宁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及赣榆、东海、沭阳、灌云等县地。后改为海宁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海州置,治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连云港、沭阳、赣榆等市县地。属河南江北行省。后改为海宁府。
北宋置,属沙河县。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盛产铁,北宋于此置铁冶司。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綦村,人口2670。古为冶铁处。綦,青黑色,因名。
即今广东开平市驻地三埠镇。旧属台山县,1949年划入开平县,与新昌埠、长沙埠合并为三埠镇。1952年开平县迁治于此。
即春秋时鄇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成公十一年》 杜注: “鄇,温别邑。今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亦作汉城山。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汉城山“在县北一十五里。汉扶嘉隐居其上。唐瞿法言、杨云外相继飞升于此”。《方舆纪要》卷69云阳县:汉成山,“《志》以为仙真栖止之宅”。
①即万部华严经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②又称垂庆寺塔。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始建于辽,虽经历代补修,但仍保持初建的风貌。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显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清雍正十二年(1374) 改为宁海县。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境相当今辽东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诗经·邶风 ·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尔雅·释丘》:“前高,旄丘。”
在今江西宜春市南。《新唐书·地理志》袁州宜春县:“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刺史李将顺凿。”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仰山水“在府城南六十里。其源发于三镬潭,北历獭,经过仰山,东至蒲村入秀江”。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西城县(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郡。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辖境不详。西魏改为武关县。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