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阳镇

海阳镇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海阳镇。辽为海阳县治。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1)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9340。因处渤海北岸,故名。1953年建镇,属临榆县,1954年并入抚宁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4年划归海港区。产花生、玉米、小麦等。有修配化工、建材等厂。秦石铁路、102国道、青秦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休宁县东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2.1万。镇以三国时古县名为名。自唐天宝以来历为县治。1939年置镇,1949年设城厢区,1952年复镇。1961年改为海阳公社,1973年又复为海阳镇,1992年川湖、新塘二乡并入。有造纸、印刷、制茶、电池、玻璃制品、啤酒等厂。皖赣铁路经此设站。慈张、休婺公路交会于此。古迹有始元建钟鼓楼,西街一带铺面尚保存明、清徽派建筑特色。


猜你喜欢

  • 节度石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水经·江水注》:“江中有节度石三段,广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江于斯石也。”《方舆纪要》卷76武昌县“芦洲”条下:“又县东三里江中,有节度石三,亦作接渡石。相传子胥去楚,

  • 泰州

    ①北魏延和元年 (432) 改雍州置,治所在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万荣、临猗等市县地。太和中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为蒲州。②唐武

  • 长陵郡

    南朝梁置,属西豫州。治所在长陵县(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北齐废。南朝梁萧衍置,治长陵县(今河南息县东长陵集)。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息县地。属光州。北魏属东豫州。北齐废。

  • 夏亭城

    在今河南郏县东。《史记·夏本纪》: “汤封夏之后。” 《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盖夏后所封也。” 《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南流与白沟水合,水出夏亭城西。

  • 铜鞮水

    又名西漳河、小漳水。即今山西沁县西之西河。《水经·浊漳水注》: 铜鞮水 “出铜鞮县西北石隥山,东流与专池水合,……铜鞮水又东径铜鞮县故城北,……又东径襄垣县,入于漳”。

  • 天马镇

    即今浙江常山县治。自唐广德二年(764)以来为常山县治。(1)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天马,人口3万。唐初设常山镇巡检署。1936年分设

  • 鸡鹿州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奚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斯赤塔西南赤塔河上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鹿,又作禄

  • 松林书院

    在今山东青州市益都镇驼山路南段。宋名矮松园。明设书院。前院有门厅、过厅、东西厢房,后院有大厅、东西厢房,均为清代重建。左有名宦祠,祀宋青州知州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十三人; 右有宋宰相王曾读书台遗址。

  • 西渭桥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建,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因与长安城西便门相对,又称便桥。唐时亦名咸阳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唐末废。北宋景德二年(1005)重修,后毁。明改为浮桥。

  • 我撒剌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又西为尚力,又西二百里为我撒剌(其西南为计敌巴什,西北为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