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乡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
亦作东安国、小国。都喝汗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魏书·康国传》 有小安国。《资治通鉴》:唐显庆四年(659)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百二
在今蒙古国西南。《汉书·匈奴传》:本始二年(前72),数路伐匈奴,“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余骑,出西河……祁连将军出塞千六百里,至鸡秩山,斩首捕虏十九级,获牛马羊百余”。
即今陕西平利县东南之冲河。《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界溪河 “在平利县东南二十里。一名冲河。自湖北郧阳府竹溪县流入,北流至洵阳县界入闾河”。
北魏筑,在今山西孝义市西二十里六壁头村。北魏永安中为显州治。《寰宇记》卷41汾州孝义县:“六壁府,《后魏书》云,太平真君五年,讨胡‘贼’于六壁,即此城也。俗以城有六面,因以为名。在县西八里。”《水经·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二十里板石镇境原天文台旧址。为珲春至岩杵河要道。清光绪十二年(1886),吴大澂与沙皇俄国巴拉诺夫在沙草峰南竖立土字界碑时,在第八记号处立铜柱。柱高12.15尺,宽3.03尺,上刻吴
①西汉钩弋夫人的陵墓。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大圪垯村。《汉书·外戚传》:武帝后元二年(前87),“钩弋倢伃从幸甘泉宫,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昭帝即位,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①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皇始元年 (396),“春正月,大蒐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狮子洋水道中。有二山相对,西曰小虎山,东曰大虎山。虎门因虎山为名。③
①即春秋宋大棘。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史记·梁孝王世家》: “吴楚先击梁棘壁。” 即此。②即大棘。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七十里。《汉书·楚元王传》: 景帝三年 (前154),遂应吴王反,“起兵会吴西攻梁,
南宋置,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12柳州: “涌珠泉在柳城县之西七十里洛好市。” 即此。明置洛好镇巡司。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40忻州“程侯山”条下:“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下有谷, 云中水出焉。山之北即崞县界。”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云中山“高出云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