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渔阳郡

渔阳郡

①战国燕置。《史记·匈奴传》: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汉治渔阳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怀柔、通县以东地区。《陈涉世家》: 秦二世元年 (前209),“发闾左适戍渔阳”。即此。西晋废入燕国。十六国后赵石勒时复置。北魏移治雍奴县 (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旧县)。北齐移治潞县 (今北京市通县东城子)。隋开皇初废。

②隋大业初改玄州置,治所在无终县 (大业末改为渔阳县,即今天津市蓟县)。郡在渔山之阳,故名。辖境相当今河北蓟运河以北,北京市平谷县、河北兴隆、遵化县以南,三河、蓟县以东,陡河流域以西。唐改为蓟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渔阳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名蓟州。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 即指此。


战国燕置,秦、汉时治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怀柔、通州二区以东地区。西晋省入燕国。十六国后赵石勒复置。北魏徙治雍奴县(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县)。北齐移治潞县(即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城子)。隋开皇初省。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先后改玄州、蓟州(隋玄州治无终县,唐蓟州治渔阳县,皆即今天津市蓟县)为渔阳郡。白居易《长恨歌》有“渔阳鼙鼓动地来”,即此。


猜你喜欢

  • 枕头

    即镇头集。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十里振头乡。

  • 蒱特山

    即拔特山。今阿富汗东北之巴达克山。唐慧超 《往五天竺国传》: 大食攻吐火罗国,“其王被逼走向东一日程,在蒱特山住,见属大寔所管”。

  • 监篦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兰沙。中世纪时东西方船舶多泊此。见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卷2“故临国”条。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有专条记述。

  • 铁门

    即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铁门关。《晋书·四夷传》: 张骏遣杨宣讨焉耆,宣部将张植 “进屯铁门”。即此。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德才率太平军大败清将杨飞熊于此。

  • 直道门

    即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西面中门直城门。王莽时因门正当东西驰道通过,故改门曰直道门。

  • 礼城

    即垂惠聚。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水经·阴沟水注》:濄水“又东南屈,径郎山南,山东有垂德聚,世谓之礼城”。

  • 陆凉卫

    又作六凉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因水患,永乐六年(1408)迁治今陆良县城。清康熙七年(1668)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

  • 中克度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清水。明洪武中于此置中克度里目。

  • 徐堨

    又名徐塘。在今安徽含山县南。《资治通鉴》: 魏甘露二年 (257),“因吴人欲向徐堨,(诸葛诞) 请十万众以守寿春。” 胡三省注: “徐堨,即徐塘,在东关之东。”

  • 甘珠尔庙

    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西北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此所建甘珠尔庙得名(庙因收藏经“甘珠尔”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