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阳县
唐垂拱三年 (687) 置,属锦州。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黄丝桥。五代后废。
古县名。唐垂拱三年(687年)析麻阳县置,治今湖南省凤凰县西南,属锦州。五代以后废。
唐垂拱三年 (687) 置,属锦州。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黄丝桥。五代后废。
古县名。唐垂拱三年(687年)析麻阳县置,治今湖南省凤凰县西南,属锦州。五代以后废。
即今陕西柞水县西北营盘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孝义厅 (今柞水县) 西北有营盘。集镇名。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部、金沙江东侧。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20。纳西语称打鼓之,意为“大具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小姑溪。《方舆纪要》卷99永春县:“小姑水在县西二十三里,流经县西南二十里西向山,分流东南注,至南安县北塔口村,下流合东关水,即桃溪别名也。”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县西南。后废。
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四合乡。《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四合镇“在大竹县”。清设经制外委驻防。乾、嘉间曾设同知于此。(1)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西北部。面积86.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巩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雩都县有银坑隘。清同治 《雩都县志》 卷6: 银坑隘 “在县东北安富里。 明弘治间张设”。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胜利县后徙
又名大面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0灌县: 赵公山 “在县南九里。隋嘉州太守赵昱居此,有道术,斩蛟治水。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军,明皇时进封赤城王”。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北沿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北 “五里至矶头汛,又十里至沿溪渡汛”。
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南洪蓝镇。《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洪蓝埠镇“在溧水县南十五里。亦曰洪蓝埠。其地有河道,北通秦淮,南达石湖,商贾聚集,新粮仓在焉”。
即洛通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章山 “又名章洛山,亦曰杨村山。上有风火二洞。《志》 云: 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关外即章洛山也”。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太祖纪》 载:天兴二年(399),“秋七月,起天华殿”。十二月,“天华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