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头村
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1949—1956年为掖南县治。
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1949—1956年为掖南县治。
1929年改猛烈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国《云南行政纪实》:“环境皆江, 因以名县。”1954年改设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29年以象明县和勐烈行政区合置,
南朝齐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射洪二县地。西魏恭帝移于涌泉山,改为涌泉郡。南朝齐置,治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以在南宕渠郡之西得名。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
①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接衡阳、祁东二县界。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②在今湖南常宁县南。《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古城峰,在县南八里。上有古寨。”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南景美区。清乾隆初修瑠公圳时,曾建水枧 (渡槽) 跨越景美溪。后在水枧末端附近形成街市,故名枧尾。因枧、景音近,转变为景尾。后又从闽南音雅化为景美。1950年设景美镇。1967年划入台
明置,即今浙江武义县东北茭道乡。《明史·地理志》 武义县: “有茭道市。” 《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茭道市在 “县东北三十里。旧置道山驿于此,洪武十四年改曰茭道驿”。即今浙江省武义县东北上茭道。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北。二十四年 (1391) 升为富峪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河北省平泉县西北。属北平行都司。二十四年升富峪卫。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 白沙岛西北。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土地公屿“上有石镌神像,不知来自何时,因名”。
明洪武十年 (1377) 升叙南千户所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宜宾市。后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升叙南千户所置,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属四川都司。清康熙元年(1662年)废。
一作盟猪泽、明猪泽、孟猪泽、孟诸泽、望诸泽。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虞城县西北。《汉书·地理志》 梁国睢阳县: “ 《禹贡》 盟诸泽在东北。” 至唐代,湖泽面缩小。《元和志》 卷7虞城县:“孟诸泽在县西北
①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双龙镇。清光绪《长寿县志》卷1:“双龙场在“治北六十里。”②即今四川阆中市南双龙镇。民国《阆中县志》卷5:双龙场在“县南三十里”。③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双龙镇。清光绪《叙州府志》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