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乐县
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为同和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岷县。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复名溢乐县。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 (761)没入吐蕃。
古县名。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为岷州及同和郡治。隋大业初改为临洮县。义宁二年(618年)复旧名。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县废。
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为同和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岷县。隋大业初改名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复名溢乐县。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 (761)没入吐蕃。
古县名。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为岷州及同和郡治。隋大业初改为临洮县。义宁二年(618年)复旧名。唐为岷州治。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县废。
亦作橐驼水。今广西荔浦县荔浦江上源。《元和志》 卷37建陵县: “骆驼水在县西七里。” 《方舆纪要》 卷107修仁县: 橐驼水 “在县 (故治在今荔浦县西南修仁镇) 西。源出橐驼山,流经县南……下流俱
即今湖南邵东县驻地两市镇。原属邵阳县。清光绪《邵阳县志》卷3:由麦子坑向东,“十里至两头塘”。1952年置邵东县治此。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北。《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西北流,经治北,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入于海。”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钟灵乡。明洪武间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属五开卫。十二年(1414)属新化府。宣德九年(1434)改属黎平府。清以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钟灵乡
元元贞二年(1296)改沈州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西至新民市附近,南至辽阳市附近,北至开原市附近地区。明洪武初废。元元贞二年(1296年)改沈州置,治乐郊城(今
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洧水 (双洎河) 旁。《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裴注引 (献帝起居注》曰: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二月,“癸酉,二贵人至洧仓中,遣侍中丹将冗从虎贲前后骆驿往迎之”。《晋书·石
一名赤壁山。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汉川门外,屹立江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赤鼻矶。今亦名赤壁山。
即今岷江。《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川县:“玉垒山在县北三里。又有玉轮阪其下,汶水所经焉。蜀谓之玉轮江。”《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玉轮江在“县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县流经此,又南入灌县界。《江源记》:
即阿泽。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卫献公出奔齐,孙林父追之,“败公徒于河泽”。杜注: “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九十里。《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