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金矿
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清光绪十四年 (1888) 将军恭镗奏请开办。庚子年 (1900) 义和团运动爆发,被俄人占领。至光绪三十二年 (1906)始收回。宣统年间,矿点有漠河老沟、小北沟、洛古河、兴华沟、马扎拉沟,面积达二千三百余亩。为黑龙江著名金产区。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3: 漠河金矿 “漠河产金之区名元宝山,鄂伦春以此地名为日勒特。原属瑷珲,在西北千余里额尔古讷河之东,背岭面山,金脉极富,为江省开矿最早之区”。
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清光绪十四年 (1888) 将军恭镗奏请开办。庚子年 (1900) 义和团运动爆发,被俄人占领。至光绪三十二年 (1906)始收回。宣统年间,矿点有漠河老沟、小北沟、洛古河、兴华沟、马扎拉沟,面积达二千三百余亩。为黑龙江著名金产区。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3: 漠河金矿 “漠河产金之区名元宝山,鄂伦春以此地名为日勒特。原属瑷珲,在西北千余里额尔古讷河之东,背岭面山,金脉极富,为江省开矿最早之区”。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古城村。地节二年(前68)属蜀郡。《后汉书·杨由传》:建初间,“广柔县蛮夷反,杀伤长吏,郡发库兵击之”。三国蜀汉属汶山郡。西晋永嘉后废。
即君子津。唐贞观七年 (63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后废。唐贞观七年(633年)于河滨县东北黄河君子津渡处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
在今湖南冷水江市东北。产锑矿,有 “世界锑都” 之称。昔人误认锑矿为锡矿,故名。自明以来,陆续有人采炼。清季始著称于世。在湖南省中部、冷水江市与新化县交界处。属雪峰山。南北走向,长约9千米。最高峰药泉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十里台子高村南。为龙山文化遗址。东西长64米,南北宽56米,高2米,文化层厚6米。1976年和1978年曾经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00余件,主要有圆盘足、灰陶罐、石刀、蚌镰等,对研究鲁西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涧河支流故城河。上接黄浦,下达射阳湖。《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时溥遣兵南侵,至楚州,杨行密将张训、李德诚败之于寿河”。即此。古水名。即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南大溪河,
明置,在今甘肃合水县东。《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宋庄驿“在县东六十里”。清废。
元置,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析津志》“天下站名”有“冻青”。元置,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北。属永州路。明废。
古族名。又作州靡、余靡、寿麻。《吕氏春秋·任数篇》:“西服寿靡”。高诱注:“寿靡,西极之国,靡亦作麻。”《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寿麻之国”。战国时期,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