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坨镇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清设王庆坨营,有副将、千总、把总驻守。
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人口2.2万。辽、金时建村,有王庆定居土坨上,得名王庆坨。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1953年置王庆坨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又改乡,1988年复置镇。有造纸、地毯、化工等厂。盛产红小豆、芦苇。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为天津市“乒乓球之乡”。112国道经此,为杨王公路终点。古迹有文昌阁。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清设王庆坨营,有副将、千总、把总驻守。
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人口2.2万。辽、金时建村,有王庆定居土坨上,得名王庆坨。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1953年置王庆坨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又改乡,1988年复置镇。有造纸、地毯、化工等厂。盛产红小豆、芦苇。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为天津市“乒乓球之乡”。112国道经此,为杨王公路终点。古迹有文昌阁。
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南海神庙南珠江下游段,因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而名。唐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 “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即此。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之杨梅河。《清一统志·梧州府》: 波罗江 “在容
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小桃花村后洛阳山崖壁上。《清一统志·云南府》 载: 法华寺 “在安宁州东洛阳山。大理段氏建。中有遥岑楼,登之可览一州之胜。明杨慎以所得禹碑墨本,镌之岩石”。今寺已废。石窟开凿于大理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道州置,治所在平道县 (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不久改为仙州。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九十里涌泉镇。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降安西府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地。1913年改为安西县。(1)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以西蕃十八族部置,约治今甘肃省临潭县附近,曾置十八
1947年11月当地解放后由陕西山阳县和湖北郧西县析置,治漫川镇(今陕西山阳县南漫川镇),后迁上津镇(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1948年废。旧县名。豫陕鄂解放区设。1947年由陕西省山阳县和湖北省郧西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乌苏、奎屯两市西南部。
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黄子湖 “在甘泉县西北六十里。东通官河,西至宋口”。
今江苏扬州市附近一带。隋炀帝 《泛龙舟歌》: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南二里。《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鸡足山“上有虎岩洞,临河,宛如鸡足”。故名。②亦名鸡山。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鸡足山在“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