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岳宫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新唐书·地理志》华阴县: “西十八里有琼岳宫,故隋华阴宫,显庆三年更名。” 《寰宇记》 卷29华阴县: 琼岳宫 “隋大业四年置,本名敷水宫,五年改为华阴宫,义宁二年移宫置长监,贞观六年改为华阴宫,显庆三年为琼岳宫。今废”。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新唐书·地理志》华阴县: “西十八里有琼岳宫,故隋华阴宫,显庆三年更名。” 《寰宇记》 卷29华阴县: 琼岳宫 “隋大业四年置,本名敷水宫,五年改为华阴宫,义宁二年移宫置长监,贞观六年改为华阴宫,显庆三年为琼岳宫。今废”。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二十五里锡江口。《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径锡口戍北。”
即呢玛厅。治所在今黑龙江虎林县东北虎林镇。
又称北齐石柱或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石柱村。石柱有“标义乡义慈惠石柱”刻铭及“大齐太宁二年”题记。《石柱颂》约三千余字,记述了北魏孝昌元年(525)至永安元年(528)间,杜洛周、葛荣起义及其
亦作塔里干。在今阿富汗西北迈马纳西南。《元史·太祖纪》: 十七年 (1222),皇子拖雷“遂与帝会,合兵攻塔里寒寨,拔之”。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1930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连城两县合置,治所在涂坊(今福建长汀县南涂坊乡)。以长汀、连城二县各取一字为名。后迁驻赖坊(今长汀县南赖坊)。1931年12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
即今河南宝丰县。《元和志》 卷6龙兴县: “县城本通鸦城,即后汉贾复城也,复南击郾所筑。后魏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亲征马圈,行至此城,昏雾,得三鸦引路,遂过南山。故号通鸦城。”
北宋置,属岐山县。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元废。在湖南省衡山县西部。面积34.6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迹桥,人口2500。昔传溪边石板上有马足迹,后在此建石拱桥,故名马迹桥,镇因桥名。195
又作喀木尼哈达。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清一统志· 黑龙江》: 喀穆尼峰 “在黑龙江城南界”。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佛思亨山之西有喀木尼哈达。此皆黑龙江右岸之山也。”
1913年改循化厅置,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嘉庆 《循化志》 卷1:“以生番归化之故” 而得名。1928年改属青海省。1954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在今四川理县或小金县境。《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右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古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裴